马斯克700亿融资:AI新贵xAI是真风口,还是新一轮“镀金游戏”?

admin 2025-07-18 23:52 产品展示 188

700亿砸进去了,马斯克却还在“裸泳”?

700亿人民币刚刚到账,有人却已经在咬牙:“一个还没赚钱的AI公司,凭什么估值上天?”这次马斯克又来了,一出手就整了两笔巨额融资,不仅拿到了债务融资,还扯来了战略股权投资,风头直接盖过了一众科技大佬。

但诡异的是,融资虽顺利收官,资本圈却没多少欢呼声——甚至还有老投资人当面打脸,直接说:“产品不行,估值虚高,我们不买账。”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这回是凭实力在造奇迹,还是靠“信仰加持”继续圈钱?

50亿+50亿,xAI的钱真不是白来的

别看这事搞得风光,其实这次融资过程远比看上去复杂。

7月2日,摩根士丹利罕见地连夜发推,对外宣布马斯克旗下的AI公司xAI完成了两轮大手笔融资:

一笔是5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其中包括了担保票据与定期贷款,条款复杂到像是在写小说;

另一笔则是来自投资机构的50亿美元战略股权融资,等于说这次xAI是把“债+股”一锅端,玩了个大的。

而且他们还在继续谈下一轮融资——据说目标金额高达200亿美元,照这趋势,xAI的估值很可能一口气冲破1.2万亿人民币的高位。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直接就懵了:这家公司才成立多久?用户数据公开过吗?产品落地几成?它凭什么比一些上市十年的公司还值钱?

答案其实只有两个字:马斯克。

资本嗅觉一向灵,但这次不少人闻出了焦味

别光看官方宣布得热闹,实际上,这轮融资一开始并不好卖。

早在6月,xAI就发布了最初的债务融资计划,开价很高——利率12%。按说,这已经是给足甜头了,可市场反应却冷到发凉。

彭博社爆料,为了把这批债卖出去,xAI不得不提高收益率至12.5%,还塞了浮动利率的贷款结构,甚至打了折扣价格——这波操作已经不是“诚意满满”,简直是“哀求式推销”。

为什么?因为这次很多投资人明显怕了。有人直接表示:“xAI没盈利,债务也没评级,一旦崩了谁来兜底?”还有人更狠:“感觉像是重演当年Twitter的烂摊子,马斯克搞局、别人埋单。”

别忘了,2022年马斯克高调买下Twitter,花了440亿美元,那130亿美元的贷款,后来连银行都卖不出去,自己硬扛了两年才脱手。这事在华尔街是个经典“反例”。

所以,这次融资虽然最后成了,但很多机构只是勉强参与,而且认购倍数只有1.5倍——正常这种级别的高风险融资,得起码2.5倍以上,才叫“抢手”。

产品还在半成形,xAI会不会是一座“金色空壳”?

钱是到位了,但产品端呢?xAI真的配得上这个估值吗?

目前xAI的主打产品Grok,定位是AI聊天助手,类似ChatGPT。但就目前开放测试的表现来看,体验不算特别惊艳。

在“准确率”、“对话深度”、“稳定性”这些关键指标上,它和OpenAI的GPT、Anthropic的Claude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甚至连国内的一些AI大模型厂商都跑得比它快。

而且最核心的是,盈利模式在哪儿?数据中心建了吗?应用生态有了吗?普通用户会为它买单吗?这些都还在“构想阶段”。

有网友在X(原Twitter)上吐槽得很形象:“xAI就像一杯加了十倍水的红酒,瓶子是金的,喝起来却没什么味。”

另一位评论更扎心:“这不是AI创业,这是‘AI信仰收割机’,靠马斯克光环融资,靠愿景PPT吸钱,现实呢?交卷没影。”

马斯克能不能再次逆袭?可能真的全靠运气+神迹

说到底,马斯克不是第一次干“没盈利先圈钱”的事了。

特斯拉起初也被无数人骂是“车圈庞氏”,SpaceX也一度被看作“太空玩具公司”。但这些公司,最后都挺了过来,甚至成了改变世界的存在。

这就是马斯克的厉害之处——他永远敢押注未来,而资本也总有人愿意信他。

不过AI这条赛道不一样,它烧钱如吞海,容错率低到恐怖,你不是第一个做的,也不是最好的,还没护城河,光靠“讲故事”真不一定能撑到底。

投资人这次赌的,已经不是产品,也不是数据,而是马斯克的个人信用+传奇光环。

说得直白一点,这700亿融资的最大资产,其实就是马斯克这个人。

马斯克还能再造一次“AI特斯拉”吗?

马斯克确实是当今最会“撬动资本杠杆”的人之一,他靠嘴就能撬动股价、带火赛道、收割流量。

但这次,xAI面对的是一个“人人都喊风口,人人又害怕被割”的AI市场。有人愿赌服输,也有人选择理性观望。估值再高,如果产品跟不上,泡沫迟早会破。

所以这不是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是:马斯克这一次,到底有多少底牌,又能不能掏出奇迹?

你怎么看这700亿融资?是又一轮“马式造神”,还是马斯克真看到了下一个时代的钥匙?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上一篇:pack电池-cr2032加工-后备时钟
下一篇:Word文档空白页删不掉?3大场景+5种解法一键搞定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