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魔幻现实主义这门课,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老师是谁。
前脚大家还在围观张雪峰老师用填报志愿的人生经验,对整个文科发动了一场“哥斯拉”式的降维打击,后脚一位游戏主播就用一种更加古典、更加纯粹、也更加欠打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堂名为《我的钱不是钱,你的班是真的班》的公开课。
这位老师,叫蓝战非。
一个在游戏区颇有名气的大哥,但这次出圈,靠的不是什么神级操作,也不是什么骚话圣经,而是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完成了对“炫富”这个传统艺能的终极解构。
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这新闻,内心是毫无波澜的。
炫富嘛,互联网常规项目,从早年的郭美美到后来的王校长,再到短视频时代人均法拉利、刚下飞机的金融才俊,大家早就审美疲劳了。
不就是钱么,谁没见过?(对不起我真没见过)
但蓝老师不一样,他不是在炫富,他是在进行一场社会学实验,实验的主题是:当一个人把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赚不到的钱,用一种逛菜市场买白菜的语气说出来时,赛博世界会不会发生大规模宕机。
事实证明,会。
你看他这个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三段式打击。
第一段,叫“数字的暴力美学”。
直播间里,风轻云淡,蓝老师像是在总结上个季度的KPI一样,淡淡地表示,自己今年的收入,已经突破“九位数”。
九位数。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最小单位也是一个“亿”。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直播间都沉默了。沉默不是因为大家在算这是多少钱,而是在集体思考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和他,是不是活在同一个次元?这是人民币还是越南盾?是津巴布韦币还是欢乐豆?
这个数字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后面那种举重若轻的态度。
就像你们公司老板在年会上,一手拿着话筒,一手插着兜,说今年公司营收也就那样,勉勉强强一个亿的小目标,大家辛苦了,然后宣布今年年终奖是每人一张50元超市购物券。
那种感觉,你懂吧,就是一种灵魂和物理双重被暴击的恍惚。
如果说“九位数”只是一个模糊的开胃菜,那接下来就是主菜了,叫“利息的降维碾压”。
蓝老师说,自己出去旅游,环游世界,花了200万。
听到这里,屏幕前的打工人们可能刚想习惯性地开始计算,这200万够自己买几平米厕所,或者够自己还多少年房贷。
但蓝老师的下一句话,直接把所有人的CPU都干烧了。
他说:“这不过是我的银行利息罢了。”
杀人诛心,朋友们,这才是真正的杀人诛心。
花200万旅游,这是炫富。说200万只是利息,这叫玄幻。
这彻底打破了普通人对金钱的认知体系。我们理解的利息,是放在余额宝里,每天早上醒来看多了几毛钱,够不够买个茶叶蛋。而蓝老师的利息,直接可以打包一个人从出生到入土的全部开销,甚至还能让他活得相当体面。
他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他的钱,自己会生钱,繁殖速度比热带的兔子还快,而你的钱,只会静静地躺在银行卡里,被通货膨胀慢慢喂掉。
这已经不是贫富差距了,这是物种隔离。他聊的是资产配置和被动收入,我们想的是下顿外卖要不要加个蛋。
然后,就是这场行为艺术的高潮,第三段打击,叫“打工人的精准嘲讽”。
在完成了上述所有铺垫后,蓝老师图穷匕见,对着所有正在围观他炫富,并为他贡献了流量和收入的普通观众,来了一句灵魂拷问式的嘲讽:
“大家辛苦啦,我替你们发个红包吧!”
这句话的艺术价值,怎么说呢,已经超越了语言本身。
它包含了怜悯、施舍、优越感和一种淡淡的“你们好可怜哦”的戏剧张力。
这就像什么呢?
就像你加了三个月的班,终于在凌晨四点完成了项目,你的老板开着他的帕拉梅拉,摇下车窗,丢给你一个肉包子,说:小子,辛苦了,这肉包子算我犒劳你的。
侮辱性极强,伤害性也极大。
他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已经不是简单的炫富了。
他是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解构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意义。他在告诉每一个努力搬砖、认真生活的人:你看,你们所追求的一切,房、车、旅游、安稳,在我这里只是一个数字,一个无聊时产生的利息,一个我根本不在乎的东西。
这就很离谱。
当这种情绪积累到顶点,官方出手,就成了一种必然。
账号被禁关注,不是因为他有钱,互联网上有钱的人多了去了。他被禁,是因为他破坏了一种默契,一种社会运转需要的“遮羞布”。
这种默契就是,你可以有钱,你可以过上神仙日子,但你最好不要跳到普通人的脸上,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看,你们真努力,也真可怜。”
因为大多数人,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石。他们日复一日的劳动,相信天道酬勤,相信努力奋斗总有回报,这种信念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蓝老师这种赤裸裸的展示,就像是在一个正在认真玩“通关酷跑”游戏的玩家面前,直接开了个锁血无限飞行的外挂,飞到终点,然后回头对那个玩家说:你怎么跑那么慢啊,需要我拉你一把吗?
这谁受得了?
所以平台必须出手,平台出手不是在惩罚一个有钱人,而是在维护一种价值观。
一种“虽然我们都知道世界可能很不公平,但大家最好还是假装它很公平”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很重要,它是一种心理安慰剂,让大家觉得自己的奋斗还有意义。
蓝战非老师错了吗?
从他的角度,他可能没错,他只是说了实话。
但从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来看,他错得离谱,他把不能说的潜规则,用大喇叭给喊出来了。
有些皇帝可以穿着新衣,但绝对不能让那个说真话的小孩站到麦克风前面。
更有意思的是他那个关于“不结婚”的暴论,说“结婚太烧钱”,谁提就让谁付出代价。
这句话和他炫富的言论,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
一方面,他拥有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财富。另一方面,他又在鼓吹一种极度利己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连婚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都可以被简化为“烧钱”的成本计算。
他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案例,活生生地论证了一个观点:当金钱超过某个阈值后,它可能会异化人性中最基础的情感。
这才是最让人警惕的地方。他被封禁,表面看是炫富,往深了看,是他所宣扬的那套价值观,触碰了社会公序良俗的红线。它在无形中传递一种信号:钱=一切,情感、婚姻、奋斗,在绝对的金钱面前,都是可以被计算和舍弃的成本。这玩意儿,就很危险。
所以,整件事的本质,不是一个主播的大嘴巴翻车记,而是一场关于价值观的碰撞。
是一场“我的利息是你的一生”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公开处刑。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事实证明,不管你是在元宇宙还是在现实宇宙,有些最朴素的规则是通用的。
比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再比如,天狂有雨,人狂……有网管。
真的,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我们这个世界,它在某些时刻,总会用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强行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很神奇。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