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永信的那些传闻曝光前,谁也没想到少林寺会出现这样的事。结果7月27日,寺里终于发了个通报,所有的谜团一下都解开了。原来,这个最高层的方丈真的涉嫌动用寺里钱,还和好几个女人关系不简单,甚至还有私生子。这一爆料直接把和尚的形象又拉低了一大截。说实话,这些年和尚当逃犯、开豪车、泡美女的新闻大家也见过不少,但少林寺可不一样地位太特殊,这下释永信直接把它拉下神坛。
其实多年前,少林寺根本没现在风光。很多人心里它地位高,是因为历史,但当年寺门都破破烂烂的,和普通小寺庙差不多。后来要不是因为电影《少林寺》在这拍摄,估计现在也就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景点。
释永信的父母本来信佛,受到他们影响,他16岁那年没像别人一样去打工赚钱,而是从安徽跑去河南,进了少林寺。一进去就被一位老和尚收做徒弟。后来师父圆寂,他因为表现不错,很顺利就接了班,开始负责管理寺里琐事。
那会儿他才22岁,就已经成了主事的人。刚好那几年电影拍得火,他也看到了热闹的场面,估计是受到了启发。拿到管理权后,他先是组建武僧团到处表演,国内国外都去过,这既宣传了文化,钱也自然流进来了。
不过后来,少林寺不仅仅是传统寺庙了,居然还成立公司,从出书、拍戏到各种跨界业务,完全就成了商业运作。永信就是在成立公司的那年,成了本省佛教协会会长,还被选进人大代表。第二年他又成了方丈,只用了33年人生。
这些年,他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一边靠着寺庙品牌在网店卖各种佛教用品,开拓市场,一边到处投资,名下搞了16家公司,粗算也差不多8000万资金在运作。寺庙本该注重修行和文化,现在彻底成了商业帝国。
这么疯狂地搞商业,只要分寸掌握得好,其实对寺庙也不是坏事。但问题就是,永信根本没个度。六百多个商标照样注册,还想进军房地产,佛寺搞成这样,想想都觉得离谱。他的商业头脑确实厉害,但佛门讲究清修,这样搞,算是完全偏离了本行。
再说说他的那些操作。佛门本该清净修行,哪怕为了生计,也不该唯利是图。可少林寺不仅出了一堆文创产品,甚至在淘宝上卖“秘笈”,一套标价高达9999元。注册商标也就算了,连“少林药局”都要申请,还想用在泡面、咖啡上,这不是消费误导吗?连寺里历来给百姓治病积攒的好名声都能拿来赚快钱。
至于持戒守规这事,释永信也通通踩了线。2015年的时候,就有个叫释正义的实名举报,说永信生活奢侈,还有不只一个情妇。举报信里还说,释永信和释延洁的孩子叫韩某,还有个女儿是和另一个女人生的,都挂到母亲名下。这下子事情一下炸开锅,到处都是质疑声。毕竟释永信商业化那些事已经让人疑惑,现在这些丑闻一爆,关注度瞬间飙升。
但释永信一直表现得挺淡定,寺里还反咬举报人是在污蔑他。虽然最后说是“查无实证”,但大家心里疑问不断,这事最后不了了之。
没多久,他的弟子释延鲁也联合寺里其他人,实名举报释永信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问题,而且直接向最高检和国家部门递了材料。但后来调查下来,不是没证据,就是理由说得过去,反正释永信都能躲过。这事一拖就拖到现在。
最近又有个少林寺义工爆了更多料,说释永信生活奢靡。这下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讨论,大家都在骂。突然之间,释永信的社交账号也不更新了。以前他逢天必发,7月24日还发了动态,之后突然没了消息。记者去查也没人知道他去哪了,谣言一下全冒出来,什么“畏罪潜逃”都有人说。
直到27号,少林寺终于出来说已经有多家机关联合调查。其实也有人猜到,他春节后就被限制出境和谈话了,5月开始,连政府的人都进驻寺里了。到25号,他就被抓走调查,方丈室被拉起围栏,他立的纪念碑也被遮得严严实实。
紧28号中国佛教协会直接把他除名。少林寺官网一夜之间把他的资料全删了。一个人从16岁进寺,做了四十年方丈,这些内容删起来得多费劲。可一想到他这些年靠着自己的地位干的那些事,再辛苦也值得。
只释永信这些年提拔的亲信肯定也开始心慌了。毕竟一查到底,谁也说不准会牵出来多少事,这些人怎么会安稳?
想想曾经破败的小庙到现在闻名世界,释永信确实很有手腕,那更多还是因为少林寺本身底蕴够深。但走错路了就是走错了,再破的庙,人家也是千年古寺,哪怕凭旅游业也能慢慢发展。结果今天,一个方丈,反倒成了寺庙的最大污点。这种讽刺,谁看了不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