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A股里的饮料品牌,承德露露这个名字吧,多少有点“陪伴成长”的味道——就像小时候家门口的甜豆浆,记忆里一直很稳。可要分析2025年中报这茬数据,老实说,第一眼扫过,多少让人直起眉头。净利润一下子掉了将近12%,营业收入更是“稀里哗啦”缩水了15%,和前些年动不动就稳增的套路很不一样。呦,这是不是大风大浪过后的小船摇晃?毛利率却反倒飙升,净利率也跟着往上蹿,哎,赚钱能力貌似变强了,你说这味?还挺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得细细扒一扒。
其实扭头看具体数字,挺有戏剧张力的。营业总收入这一回才13亿多,跟去年相比掉了好一块儿,降幅15.3%。这不是闹着玩的,正常品牌没点风吹草动能这样沉底?很多人会问,是市场竞争加剧了,还是消费端变“冷淡”了?最扎心的是,利润也跟着收紧,2.58亿净利润,同比下降11.97%。要不是毛利率突然“灵动”,恐怕整体气氛更阴郁。对比单季度,第二季度赚了3.82亿,和上一年同一季度对比,只是“小幅”下探6.1%,净利润下跌9.0%。整体走势其实并非断崖式,而是慢慢“缩水”,像那句网络段子,“不倒腾点花样,销量是真的容易原地打转”。
但这份中报亮点并不是没有。来瞅瞅毛利率,45.99%,却上涨了10个点,净利率18.67%,多了将近4个百分点。这意思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低迷的大盘没能拖住赚钱的脚步,说明公司控本提效让人叹服。是不是那种“刀刃上跳舞”的操作?又或者背后有啥调价策略和产品组合变化?想起来,以往露露豆奶的原材料波动老让利润数据晃悠,今年这个逆势拉高,难怪财报点评也把盈利能力上升作为重点。“三费”总额2.93亿元,全员开支大涨,咬掉收入就多达21.15%,同比上升26.41%。这是砸钱试图争夺市场,还是被动提升运营成本?一道道谜题等着解锁。
说到公司资产和现金流,每股净资产升到3.22元,涨了快11%;经营性现金流是负的,但降幅不大,-0.03元,同比增36%左右。这玩意儿看起来有点“财务过冬”的意味——还在努力修炼内功。每股收益也同比下滑快11%,这个数字不高不低,但在白热化的饮品竞争圈,裸奔压力还是挺足。你说现在的消费大环境,什么高端、低价交替横跳,露露算是老牌里的“稳中求变”,难道细分市场已经闹着玩不下去了?
说起ROIC这个玩意儿——投资回报率,说实话,承德露露“压线而不失灵气”。去年18.27%已是最低谷,后面拉升起来才知道底子有多厚。要知道10年中位数在20.82%,和大多数同行PK,这带帽子都能赢。资本回报这张牌,露露算是“老油条”级别的选手,纵然净利率小落,现在还能保持18%、20%的水准,已经是“稳健型中国式饮品公司”的典型代表。有些人说,财报好看要归功于每年“惯性增长”,也有说内部效率极高,其实这都是真话。
再说偿债能力,券商评论都夸公司现金极其健康,说到这儿,其实对老股民来说,“现金流稳=活下来的底牌”,毕竟过冬靠手里的票子才有底气。这就像你夏天存冰箱的雪糕,别人抢得狠,你家还够吃——承德露露就是那种低调幸福,但又不怕大风大浪的角色。
拿券商的预期说事儿,分析师预估2025年能赚到个7.14亿,每股收益大概0.7元。按这个目标看,上半年的表现还是“及格线徘徊”,但距离大满贯还有点远。这个“预期”本身很有趣,实际达不达成,得看后面品牌战略和新消费趋势配合度。很多基金经理也关注,汇安消费龙头混合A,5.05亿规模,净值涨得还行,过去一年有15.82%。基金经理吴尚伟和许之捷,都是业内老手,喜欢持倚露露的大概是看重它长期稳定和“不是暴涨暴跌”的属性。有人问,这是不是基金在赌饮品市场的下一个“老树新芽”?也许还真有点道理。
资料说到,所有这些都是公开数据整理,不算投资建议。哎,看到这一句,很多人会心一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老生常谈了。不过咱要聊的重点是,这些数字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别光看增减的表面,得理清财报里那些“隐形赛道”。
不少人奇怪,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齐跌,毛利率却涨成这样,是不是公司悄悄“做了什么”?我看,这大概率和成本管控、产品线优化、或者调价策略分不开。原材料要是降价,豆奶还能稳定品质,那利润自然吃得更饱。或者是渠道费用、广告投放减少,实打实靠提升经营效率省钱?这里头可以挖的细节挺多,公开信息没说细分,按惯例咱只能“猜测”,但总体逻辑还算能说得通。
更有意思的是“大三费”占营收比一口气涨了26%,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没少花,额定比重直逼两成多。一般说来,这要么市场推广力度加码,要么是人工成本、管理层级升级拖了后腿。两者都有可能,毕竟饮品行业一招不慎就掉队,有时候短期内砸钱换市场份额,说不定也是必须的一步棋。
对比喝豆奶的那一代人,现如今消费观念变了。年轻人热衷健身、高蛋白,“怀旧款”豆奶面临新口味冲击,其他渠道(比如电商直播、社区团购)也在加速抢流量。承德露露要是继续靠传统渠道和老用户,短期稳得住,长远发展就没啥戏了。这个道理其实业内都懂,“品牌焕新”、“产品迭代”现在几乎是必答题。数字层面显示,承德露露没有掉队,但并非没有压力,风向随时可能变。
除了财报本身,大家还关心“资本市场的态度”。股价涨跌和财报反映出来的盈利能力,未必总是同步。像基金净值能一年涨16%,饮品板块本身优势明显。但给露露打分的人,多数看重其“稳健性”,不是暴雷型的成长股。对于长线投资,现金流、ROIC、净利率这些才是白纸上的“活字典”。短线风口不是没有,承德露露更像个慢慢发力的“老将坚守”,看得出投资机构其实不怕它突然爆冷,反倒青睐稳定赢面。
话说回来,财报都是“亮点-痛点”交错的图谱。营业收入下滑是警钟,利润收窄是提醒,但毛利率、净利率上升才是指导方向。财务三费提升说明公司仍在“练内功”,也说明管理层没放弃“冲市场”的权力。未来如果消费升级真的带来新一轮复苏,这类企业反而容易后来居上。盘子够大,底子扎实,稍有突破就能成赢家。
财经圈有句话,“能赚钱的不一定能一直赚钱,能撑下去的才是王者”,说的其实就是这类“老字号的抗风险能力”。承德露露的中报不是完美无瑕,但数据里透着稳扎稳打,也有被动应对的无奈。现在的饮品行业,拼的是创新和运营效率。能把毛利率、净利率拉高,至少说明公司还没躺平。
这个财报嘛,既不丑陋,也并非耀眼。是标准的“过关型”业绩。数据背后,有故事也有压力,至于未来能否稳步复苏,还得看后续市场变数。毕竟股民买的不光是数字,更是一种“时间里的故事”。
说到底,承德露露这份业绩单,是老品牌自我修炼,也是新赛道上的踱步。“保住利润,留住现金流”,不会让人拍案叫绝,却足够让投资者夜里睡个好觉。
你怎么看承德露露下半年会不会有惊喜?数据会不会反转?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很重要,一起侃侃!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