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了,还有人信这玩意?
我表弟看着新闻直接喷了一口面汤,嘴里还嘀咕一句:前线都还没起烟,这老将军先开战了?
你信不信,他说的是矢野义昭,一个十二年前就跑出来预言中日将在2025年打起来的前日本将军。
那会儿他一套说辞能让自媒体写五篇,现在2025都过半了,倒真有人当他是东方版诺查丹玛斯。
记得当年他那段战书,写得贼有画面感。
说什么美国忙着在中东捅马蜂窝,中国正好趁空袭日本,然后网络攻击、切断交通,接着来个正面硬刚,连攻击路线都安排明明白白。
这设定,搁军事小说里都算老套,是他不是写小说,他是认真的。
他真以为自己能掐指一算,把整片太平洋掀翻个底朝天。
而你以为这事儿没人搭理?
偏偏就有人信了,而且不是小民众,是那群盯着防卫预算动脑筋的政客。
他们拿着这预言,当成朝国会扔的烟雾弹,一边嚷嚷危机迫在眉睫,一边悄摸给防卫省加了几个零。
你以为他们真想打仗?
他们只想打算盘。
回头一看,那点老调重弹也没换几个花样。
钓鱼岛?
老了,日本年年搞点小动作,把那块礁石捧得跟黄金岛似的,恨不得上面长出石油来。
他们宣称钓鱼岛国有化那会儿,咱这边直接海警巡逻天天在线,舰船排着队刷存在感。
双方你来我往,但有趣的是,谁都没真动手。
毕竟,打一仗不难,难的是经济账本上的红字。
更搞笑的是,矢野义昭还真以为中国会先动手。
就现在?
中国这几年忙得像个大厂打工人,从升级导弹到开发芯片,手头上项目堆得比日本的军事幻想还多。
你说我们打?
那是他真不懂什么叫战略定力。
真要打,干嘛先打日本?
咱直接找BOSS级别的对手,像美军那种动不动就全球部署的。
谁稀得跟他玩小岛剧本?
再说说这所谓后盾。
欧美?
你看那边,乌克兰战场还没收尾,美国刚从一摊烂泥里抽身,转身又投身中东烤箱。
欧洲呢?
能危机和通胀一起上,德法都快打起来了,还能腾出手来帮日本打仗?
别闹了,大家都是在合照里挺日本,真动真格时都找不着人。
哦对了,别忘了还有个核字头的戏码。
日本说他们没核弹?
确实没有,但要是想搞一搞,也不是没能力。
是,你有这能力,你敢使?
你真以为中国在这方面是摆设?
东风导弹一晃,谁都不想先试水温。
就算你打第一颗,第二颗是不是还能接住,全看你命硬不硬。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那中日现在到底是啥状态?
我跟你说,就像隔壁两家邻居,门口贴着对联打是亲骂是爱,实则心里清楚:真动手了,大家房贷都要泡汤。
中日贸易额一年破3000亿美元,日本出口少了中国,那叫断气;中国没了日本某些零部件供应,也头皮发麻。
战争?
那是最亏的买卖,赔本还讨不着好。
矢野义昭的那套战争剧本,说穿了,就是给日本政坛装疯卖傻的剧组一个现成台词。
他们想干嘛?
很简单,为军费扩张找借口。
自从战败后,日本搞军事一直得低调行事,这套剧本一亮相,就变成了:你看,不是我要扩军,是世界太危险。
可惜,就算你铺垫得再华丽,主角也未必会登场。
中国不会主动开打,日本也不敢赌命,唯一兴奋的就是键盘侠和防卫预算的小算盘。
你说,这局面最后会演成啥?
其实结局早写好了:谁先犯傻,谁先挨锤。
说白了,这一整出戏里,最不配拥有存在感的就是战争本身。
它被人拿来吓唬、威胁、操弄、消费,却没一个人真敢碰它。
矢野义昭也好,日本右翼也罢,编的不是预言,是剧本。
他们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制造一种他们想看到的未来。
是,这剧本观众根本不爱看,现实也不给他们排练时间。
至于那句2025年中日将开战,现在听来,就像一张发黄的海报,贴在了一个从未上映的烂片门口。
你说要不要撕了它?
算了,让它风吹日晒烂成碎片,也挺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