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44%,2025年以来通信指数大涨超64%,光模块指数暴涨125%! 看到这些数据,持仓过节的朋友是不是心里乐开了花? 但我要给你泼盆冷水:这可能是最肥美的“鱼尾行情”,肉多刺也多,一不小心就会卡喉咙。
就像2025年2月底到3月初的市场走势,先是涨了一个月,然后跌跌涨涨反复折腾,最后在3月中旬行情见顶下跌。 而现在,从7月底到8月初的行情,和当时几乎一模一样:同样先涨了一个月,同样经历了“跌下去又弹回来”的走势,连成交量的“缩量又放量”都如出一辙。
科技股为什么总是大起大落?
科技股涨跌幅度大,根源在于这个行业变化太快。 一个新技术的突破可能让相关企业迅速崛起,股价随之飙升;反之,若企业跟不上技术变革步伐,股价便会大幅下跌。
就像曾经的智能手机厂商,因未能及时跟上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份额被挤压,股价一落千丈。 而现在的人工智能企业,若能率先研发出有竞争力的算法,就能在市场中迅速占据优势,盈利大增,股价也会大幅上涨。
科技股的估值也很难准确衡量。 一些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当前可能没有盈利,但市场看好其未来潜力,给予较高估值。 一旦未来实际发展未达预期,估值就会迅速调整,股价也跟着大幅波动。 不同投资者对科技股的估值模型差异较大,这也加剧了股价的波动幅度。
市场情绪对科技股的影响尤为显著。 当人工智能概念刚兴起时,众多投资者看好其应用潜力,纷纷买入相关科技股,使得相关公司股价在短期内大幅上涨。 而一旦市场传出负面消息,投资者情绪转向悲观,就会引发抛售,导致股价急剧下降。
板块轮动正在加速,资金已经悄然调仓
当前市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科技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 资金从估值高位的成熟赛道流向国产替代、技术突破、政策催化等增量明确的领域。
半导体设备成为轮动核心领涨方向。 9月23日半导体设备指数单日大涨5.12%,对应的半导体设备ETF单日申购超2亿份,连续3日净流入超10亿元。 其核心驱动在于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突破:国内晶圆厂设备采购策略从“依赖进口”转向“本土合作”,蚀刻机、薄膜沉积等关键设备订单持续向国内企业转移。
AI板块内部也出现分化轮动。 前期领涨的800G光模块因估值高位出现调整,资金转而流向出口链条的中后段环节。 PCB成为新核心,胜宏科技等企业因AI服务器高阶产品放量被市场视为“接棒光模块”的标的。
人形机器人作为科技板块的低位方向,近期完成对半导体设备、AI板块的补涨,成为轮动新热点。 特斯拉“擎天柱”小批量量产预期临近,带动产业链上谐波减速器、灵巧手等核心部件企业走强。
这种轮动本质是“风险偏好主导下的资金再平衡”。 科技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是资金在产业景气度差异下的“精准调仓”。
应对高波动的实战策略
面对科技股的高波动性,嘉实基金王贵重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他提出了三个核心策略:定投平滑波动、长投锁定成长、逆向布局机会。
定投是平滑波动的有效工具。 科技股的高波动性可以通过定投来平滑风险,定投的核心在于长期坚持,不要因为短期情绪扰动影响纪律化操作,下跌时可以帮助攒份额。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具备长期竞争力的龙头公司,而非短期的主题概念炒作。 当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普遍悲观时,往往是布局科技股的最佳时机。 市场调整时的“难受时刻”恰恰是增加收益率的绝佳机会。
从资产配置层面,投资者需要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招商银行研究院专家石武斌建议,稳健投资者对科技等成长股的配置比例最好不超过权益资产的1/3。
产业视角是应对波动的关键。 有些行业和板块可能处于产业的早期,只要公司是这条赛道的核心参与者,即使没有较好业绩,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给一定的高估值。 有些公司可能处于产业周期的中后期,即使有业绩,也不应该给高估值。
鱼尾行情下的风险信号
当前市场有三个信号表明风险正在靠近。
板块轮动加速,热门股撑不过两天。 前几天科创芯片、稀土永磁还涨得欢,第二天资金就转头去炒新疆基建、风电设备了,这种“一日游”的行情越来越常见。 这是因为市场里没多少新钱进来,老资金只能在不同板块里“快进快出”赚快钱。
国际局势“风吹草动”引发市场恐慌。 中美之间的博弈近期增多:美国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可能加关税;中国也在调查英伟达的一款芯片。 中美关税休战期能否再延90天,结果即将公布,任何变动都可能引起市场波动。
杠杆风险累积。 近期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下近10年新高。 有些人觉得现在还能赚最后一笔,就借钱往里冲。 但这就像开车踩油门太猛,一旦遇到急刹车(行情反转),很容易失控,到时候大家都要还款平仓,股价可能跌得更狠。
科技股由于其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估值水平通常高于传统行业,容易出现估值泡沫。 2024年10月18日,A股科技股的狂欢曾引发市场对科技股估值泡沫的担忧,部分科技企业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普通投资者的应对之道
面对“鱼尾行情”,最稳的办法就是“逢高减仓,留点余地”。 简单说,就是趁着股价还在高位时,卖掉一部分股票,手里多留些现金。
现在股市的“股债性价比”已经处于比较危险的位置,继续往上冲的节奏很难把握。 减仓后,就算股价还在涨,你手里还有一部分股票能赚钱,不算亏;如果股价跌了,你手里的现金就能派上用场,等市场稳了再买回来。
牛市里真正厉害的不是赚得多快,而是能把赚到的钱稳稳拿在手里。 就像吃鱼,到了鱼尾部分,别贪心想着全吃完,小心被刺卡到。 适时收手,留点现金在手里,配置点稳当的资产,才能在市场波动时既能进攻,又能防身。
对于科技股投资,需要接受其波动性,并从产业、风险偏好、流动性的视角来应对,提早预判波动,实现结构、仓位的调整,降低风险带来的扰动。
科技股的波动永远不会消失,这是由行业本质决定的。 当你知道自己在参与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时,才有能力带走利润;当你相信科技是未来的时候,也要准备面对它的暴跌。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新鲜事物,大家都是对手盘。 真正的问题是:当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科技股时,你是继续跟随潮流,还是开始寻找那些被冷落的价值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