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那句“别像打澳大利亚时那么无能”的喊话还带着火药味,当终场哨响,比分牌定格在81-90时,它们更像是冰冷的铁片嵌进中国篮球的心脏——中国女篮主场爆冷负于日本,亚洲杯卫冕梦碎。无数球迷手机屏幕上的期待变成了刺眼的“无缘决赛”。主帅宫鲁鸣站在场边,赛后那番话显得尤为实在:“要控制对方三分…双塔阵容出漏洞了…”
赛前的隔空交锋中,日本主帅盖恩斯的“有信心击败中国队”更像是按下了这场风暴的启动键。而宫鲁鸣的“无能论”,以不容置疑的姿态,狠狠砸回对手阵地:“希望日本队打我们能拿出上半场的干劲而不是下半场的无能。”何等霸气的宣言,字字句句都在宣示着对主场优势与新双塔(张子宇+韩旭)组合的无限自信。
但比赛撕碎了所有豪言壮语。当张子宇在内线如巨兽般被对手轮番骚扰甚至被打脸裁判却视若无睹,当日本女篮的外线三分如冷箭般一次次精准贯穿网窝,所谓的绝对内线优势被撕扯得千疮百孔。球迷们焦急的目光一次次飘向中国队的教练席。
此刻宫鲁鸣的表现令人心焦。第三节日本队起势拉开分差,暂停键按下。电视镜头捕捉到的却是令人费解的一幕:助手递上战术板,宫鲁鸣只是推开,口中说着什么,队员们围成一圈却难以接收到实质性的破敌之术。
这成了整场败局的缩影。当日本队利用精准传切和迅速转移撕扯空间,连续命中三分;当中国队的进攻陷入僵局只剩下韩旭强投零敲碎打;当下半场双塔组合在防守端漏洞百出却被固执留在场上长达数分钟时……暂停哨成了形式,战术板成了摆设。
社交媒体上的球迷评论像潮水淹没讨论区:“暂停只灌鸡汤不画战术?”“68岁老帅的战术板干净得像块黑板擦!”更尖锐的声音直指核心:“与其让老人家在板凳上手足无措,不如痛快告别。老一套打法,弱队能啃,遇真强敌只剩原型毕露。”
他的赛后总结依然带着自责:“防三分…双塔有漏洞…”可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无奈与困惑。也许他看到了杨舒予持球的灵光一闪;也许他意识到球队锋线硬解的乏力。但他最终没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为何赛前号称研究透对手,实战调度却如此僵化?为何临场看到双塔漏洞百出仍不敢弃用?
更深的疑虑悄然蔓延:果断弃用李梦等功勋,力捧张子宇、杨舒予这批新人,如今却被日本队当头一棒。这记闷棍是否也在敲打变革路线的合理性?
当宫鲁鸣赛前的豪言壮语被现实无情击穿,当球迷的失望几乎点燃了整个赛场,一句“无能”的评语从对对手的蔑视变为自身窘境的辛辣反讽。
教练席上的暂停手势可以喊停比赛时间,却换不来一场比赛的喘息之机;战术板上可以画满符号,却描不出一个应变的答案。一位68岁的老帅,他麾下年轻的球队和无数球迷的期待,就在这样一个夜晚,从卫冕之路跌落尘埃。
在竞技场上,唯一能定义教练价值的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喧嚣中消亡?
宫鲁鸣的未来与新一代中国女篮的前路,都需要比这句“狠话”更有力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