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在海埂基地的封闭集训刚满一周,主教练宫鲁鸣的“全新人”策略就引发巨大争议。
王思雨、杨力维、李梦三大核心老将集体缺席,取而代之的是平均年龄仅23岁的新面孔。
集训名单里5名首次入选国家队的00后球员格外扎眼,包括U19篮板王冉珂嘉、大学生联赛MVP田媛媛,以及身高2米26的“小巨人”张子宇。
宫鲁鸣的目标很明确:用两年时间完成新老交替,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打造全新阵容。
但现实远比理想骨感。
亚洲杯半决赛输给日本队后,女篮暴露的短板尚未修补,新问题已接踵而至。
集训首周,后卫线成为最大痛点,全队7名后卫中,仅李缘一人有国际大赛经验,但她上届亚洲杯场均仅2.3次助攻,失误却高达3.1次。
棘手的是,宫鲁鸣力推的“后卫特训营”完全由新人挑梁,连陪练的老将都未安排。
翻开集训后卫名单,清一色是新面孔:田媛媛(大学生联赛球员)、周静(WCBA场均2.3分)、徐凤威(无职业赛经历)……唯一算得上“老将”的只有19岁的李缘。
她在亚洲杯半决赛对阵日本时,因过度紧张导致4次传球失误,被对手连续抢断打反击。
即便如此,宫鲁鸣仍将她视为后卫线核心,只因“实在无人可用”。
这种窘境早有预兆。
亚洲杯期间,中国女篮实际能用的后卫仅三人:王思雨、杨力维、李缘。
当王思雨因脚踝扭伤离场休息的4分钟里,中国队进攻瞬间瘫痪,被日本队打出12-0攻击波。
如今王、杨二人未被征召,李缘在训练中独自主导攻防,压力可见一斑。
训练场上,宫鲁鸣的个性化训练方案看似科学:针对田媛媛加强突破分球训练,要求周静每日加练500次三分投射。
但技术训练弥补不了经验缺口。
田媛媛在大运会淘汰赛曾单场砍14分,但面对记者提问“如何处理最后30秒落后2分的局面”时,她坦言:“还没经历过这种时刻。”
8月25日的队内对抗赛中,新人后卫组7分钟内出现5次传球失误。
张茹试图快攻上篮时,因过于急躁导致走步违例。
场边的宫鲁鸣脸色铁青,当场叫停训练。
内线新星张子宇的突发状况更让教练组揪心。
8月23日,这位18岁中锋在高原训练中出现严重缺氧反应,不得不暂停合练单独休整。
这对战术部署造成连锁影响,宫鲁鸣原计划让她与韩旭组成“双塔”,利用身高压制对手。
现在韩旭只能与替补中锋练习挡拆,战术演练效果大打折扣。
当舆论聚焦后卫线时,锋线危机同样严峻。
李梦的缺席直接削弱了外线火力,她在上届亚洲杯决赛单节独得12分,屡次破解日本队紧逼防守。
目前集训锋线球员中,罗欣棫三分命中率仅31%,翟若云更因全运会附加赛疲劳尚未恢复系统训练。
宫鲁鸣曾承诺“以老带新”,实际执行却南辕北辙。
锋线老将黄思静未被征召,她在社交媒体发视频自嘲:“现在只能教小区小孩投三分了。”
而唯一留下的李缘,既要承担主力控卫职责,又要指导新人,训练后加练到深夜成常态。
压力之下,宫鲁鸣提前启动实战检验。
9月17日,女篮将在西安对阵西甲劲旅尤文图特队,该队拥有三名西班牙现役国手,上赛季场均快攻得分高达18.4分。
这场硬仗将直接验证新人后卫能否顶住高压防守,若再现亚洲杯对阵日本时的16次失误,宫鲁蒙的“换血计划”恐遭重创。
翻看技术统计,新人的稚嫩一览无余:集训后卫组三分命中率仅28%(老将组为39%),场均助攻4.2次(不足王思雨亚洲杯场均6.8次的三分之二)。
令人担忧的是心理素质,在模拟“最后两分钟平分”场景时,新人组12次战术执行仅成功3次。
宫鲁鸣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球员的失误细节:张茹挡拆后习惯性低头、田媛媛突破分球慢0.3秒、周静防守时重心偏高……
这些细节在高原集训中被放大,成为女篮换血路上最真实的注脚。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