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停牌退市!35个跌停,增幅高达47.17%,最终被闷出不来

admin 2025-10-10 05:44 产品展示 51

“早知道会这样,打死我也不碰ST股了! ” 上海股民老周盯着账户里仅剩的不到15万元,声音沙哑。

三个月前,他抱着“抄底捡漏”的心态,将100万本金全仓投入股价2.2元的ST高鸿,结果迎头撞上28个连续跌停板。 这场豪赌最终以85%的亏损惨淡收场。

老周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 2025年9月29日,ST高鸿正式因面值退市停牌。 在退市倒计时阶段,该公司股东户数竟从8月20日的5.3万户猛增至9月19日的7.8万户,增幅高达47.17%。

这些试图火中取栗的“敢死队”,最终大多被牢牢闷死在连续10个一字跌停板中。

“一天一个跌停板,账户就像被焊死在地板上”

9月12日,四川股民以0.65元的“地板价”满仓买入ST高鸿266300股,投入17万余元。 他原本期待股价反弹,却遭遇连续9个跌停板。

最终割肉出局时,本金已蒸发近6.7万元。 更多抄底者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每天盘口上堆积着百万手卖单,成交寥寥无几。

这场悲剧早在8月8日就已注定。 当天,ST高鸿披露了证监会调查结果:2015年至2023年连续9年财务造假,累计虚增营收约198亿元,并利用虚假财报募资12.5亿元,构成欺诈发行。 这意味着这家上市27年的公司,有三分之一时间都在造假。

退市股炒作已成“散户坟场”

ST高鸿并非个例。 2024年1月19日,ST鸿达因面值退市时,股东户数在退市前10天内反增加近6000户。

退市后,该股在三板市场继续35个跌停,从停牌价0.58元跌至0.13元,累计跌停板达45个。 一位浙江股民103万本金最终只剩17.1万元。

华铁股份的退市路径同样触目惊心:退市前13个一字跌停,退市后又迎来22个跌停,累计35个跌停板将股价从30.60元打至0.18元。 3.72万股东被集体“闷杀”。

“地天板”的诱惑与陷阱

2025年3月12日,ST东方在锁定面值退市前上演“地天板”异动,单日成交额激增,吸引大量散户涌入。

其股东户数增幅高达145.06%,达到31.62万户。 一位浙江股民持仓成本1.19元,投入34.23万元,最终亏损23.58万元。

这种异动往往是资金设置的陷阱。 ST卓朗在2024年12月复牌后连续22个跌停,随后地天板反转并连拉8个涨停,吸引抄底资金涌入。12月20日复牌后连续4个一字跌停,5.07万股东全部被闷。

退市新规下的“零容忍”

2024年4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新增“1年造假退市”条款,并针对资金占用、内控失效等问题设置退市红线。 这意味着监管对财务造假的态度从“严打”升级为“清零”。

退市机制也在向“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双轨制演进。 2025年,玉龙股份与中航产融两家百亿市值公司选择主动退市,为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 玉龙股份的行权价格13.20元/股,比市价溢价8.91%。

“赌徒心态”与结构性陷阱

在退市股炒作中,散户常陷入“破净幻觉”。 例如ST苏吴账面净资产显示18.5亿,每股净资产约2.6元,股价仅1元出头。

这种表面上的“折扣”成为投机者的心理安慰。事实上,财务造假公司的资产价值往往严重虚增。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指出:“退市整理期的交易量极度萎缩,庄家通过对倒制造流动性假象,吸引散户接盘。 当股票进入三板后,年成交额可能不足百万,买入者根本无法脱手。 ”

维权之路艰难但并非无门

随着退市制度改革,投资者保护机制逐步完善。 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允许投保机构代表投资者集体维权。 在泽达易盛案中,通过调解方式为投资者挽回损失。

2024年退市新规明确要求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主体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投服中心也表示将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等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

血泪教训下的投资启示

一位在ST东方亏损23.58万元的股民至今仍幻想“有人来收拾烂摊子”。 现实是,随着注册制深化,A股“炒差炒壳”的土壤已不复存在。

2024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超过50家,创历史新高。 监管层明确表示将削减“壳”资源价值,加速出清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

“每天早上打开软件,看到绿色的‘跌停’二字,心脏像被攥着一样疼。 ”老周说,最初他还幻想反弹,直到股价跌破1元退市警戒线才清醒。 他的100万本金只剩不到15万,不仅亏光多年积蓄,还错过了同期新能源、AI板块的行情。

上一篇: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上的临汾新图景
下一篇:黄金价格一路飙涨,美元信用走弱,中国资产受青睐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