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退休金的真相:贡献与制度的对话
那天。我遇到一位退休老人。他笑着说:“我们退休金高。是年轻时为国家做贡献换来的。”
我沉默了。
确实。贡献很重要。但退休金的差异。真的只是贡献不同吗?
养老金计算公式很复杂。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叠加。形成最终数字。
有人工龄长。有人缴费基数高。还有人享有职业年金。这些都是影响因素。
但问题在于。2014年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让部分群体无需缴费就能累积养老金权益。这是历史留下的特殊印记。
再看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自动参保。企业却要看单位意愿。到2020年。仅有2300多万人拥有企业年金。占就业人口比例很低。
这公平吗?
或许不该问个人。该问制度。
那位退休老人说得对。贡献应该被回报。但所有劳动者的贡献。是否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外卖骑手在风雨中奔波。他们的贡献。该如何衡量?
养老金差距背后。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双轨制遗留问题。是补充养老保险发展不均。
未来会更好吗?
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要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年金制度在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落地。
但改变需要时间。
现在的年轻人。更该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基本养老金只是基础。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都是重要补充。
记住。养老终究是自己的事。
那位退休老人还在公园散步。他的微笑里带着坦然。而更多老人。正在为每月的生活费发愁。
这个对比。让人深思。
贡献值得尊重。但制度需要完善。这或许才是退休金话题的核心。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