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历史人物,尤其是我方阵营的开国将领,总觉得自带一层金光闪闪的滤镜,仿佛他们天生就是圣人,落地就会思想钢印,三岁就倒背语录,五岁就痛斥腐朽。
这种叙事,说好听点叫高大上,说难听点叫不当人看。
这直接导致一个问题,普通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很难共情。你跟我说他如何伟光正,我只能回你一句“啊对对对”,然后划走去看下一个电子宠物。因为这种叙事模式,本质上是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塑造成了一尊没有感情的神像,抽离了所有现实中的挣扎、算计和关键时刻的赌博。
而历史的真正魅力,恰恰就在于,那些牛逼的人,在做出牛逼选择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手里的是标准答案。他们也是在迷雾中摸索,在刀尖上跳舞,只不过他们比一般人,看得更远,算得更精,赌得更大。
今天我们要聊的孙克骥将军,就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流玩家”。
他的故事,如果剥开那层宏大叙事的外衣,你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部硬核玩家在“地狱难度”模式下的通关攻略。每一步选择,都充满了风险投资的智慧和对版本答案的精准预判。
一
所有故事的开端,都叫“新手村的选择”。
孙克骥的新手村,叫武夷山,家庭背景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这个开局,放现在就是家里曾经阔过,但现在指望不上,想翻身全靠自己读书考试。
但他和一般小镇做题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遇到的NPC,全是顶级配置。
小学校长是地下党,教他爱国;二姨夫参加过“福建事变”,是国民党黑名单上的角色;福建学院的院长,是个天天带着学生唱国耻歌的狠人。
这是什么?这就是新手村出门就送全套神装,导师直接给开了全图视野。
当别的同龄人还在琢磨怎么科举上岸,进入旧体制这个“官方服务器”当个公务员的时候,孙克骥接触到的信息流,已经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服务器,马上就要数据清零,强制更新了。旧的玩法,没前途了。
于是,15岁的孙克骥,在福州念中学的时候,就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风险投资——加入共青团,搞地下工作。
这事儿放今天,就是让你放弃考公考编的铁饭碗,去加入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初创公司,这个公司不仅没钱没资源,还天天被行业巨头追着打,随时可能团灭。
你干不干?
大部分人不敢。因为我们习惯了线性思维,追求确定性。而孙克骥这种玩家,看到的是非线性的机会。他判断的不是当下的强弱,而是未来的趋势。他赌的是,这个看似弱小的初创团队,代表了未来的“版本答案”。
所以,后来福州组织被破坏,他和组织失联了四年,这四年里他不是躺平了,而是自己组队,从福建到上海再到香港,疯狂寻找“公司总部”。这种执行力,这种认准了就不回头的劲儿,才是顶级玩家的核心素质。
说白了,选择比努力重要。但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人所谓的努力,不过是在一条即将沉没的破船上,奋力地划水罢了。
二
加入新四军后,孙克骥进入了“职业发展期”。
他的技能点,主要点在了“宣传”上。在部队里当宣教科长,办《抗敌报》。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个文职么?能有多大用?
这就又是一个典型的思维误区。
战争,从来不只是物理层面的打打杀杀。它更是一场精神层面的较量,是关于“我们为什么而战”的叙事权争夺。
孙克骥的工作,本质上是在做三件事:
第一,对内,给自己的队友上Buff。他要通过宣传,统一思想,提升士气,让大家明白,我们不是炮灰,我们是在为一个牛逼的未来而战。这在游戏里,就叫“团队光环”,能极大提升战斗续航能力。
第二,对外,给敌人上Debuff。他要通过舆论,瓦解敌人的斗志,分化敌人,让对面的士兵开始怀疑人生:我特么到底在为谁卖命?我打赢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当然,这活儿一点也不比打仗轻松,甚至更麻烦,毕竟敌人从拿枪的变成了看不见的)
第三,对路人(老百姓),疯狂拉拢。你要让广大中立阵营明白,我们才是代表你们利益的,跟着我们有肉吃,跟着对面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争取“大盘用户”。
所以你看,孙克骥干的不是简单的写稿子、喊口号。他是在构建一套认知体系,是在进行一场“心智战争”。这种工作,在关键时刻,比一个师的兵力还管用。
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当你的对手还在跟你拼刺刀的时候,你已经开始用文化和思想,直接腐蚀他的地基了。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三
如果说之前都是铺垫和积累,那么解放战争中的“策反林遵舰队”,就是孙克骥职业生涯中最亮眼的一次“神级操作”。
这个任务有多难?
当时渡江战役箭在弦上,长江江面上,是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几十艘炮舰黑压压一片。你要强攻,就算能打过去,伤亡也绝对小不了。陈毅元帅的原话是,希望把风险降到最低。
什么叫降到最低?就是最好能让对面自己人把炮口调转。
这个任务,交给了孙克骥。
他手里有什么牌?他和林遵不熟,唯一的连接点是自己的一个表兄在林遵舰队里当舰长。
这操作空间,窄到几乎没有。
但孙克骥是怎么玩的?他没有直接上去就说“兄弟,反了吧”,那不叫策反,那叫送人头。
他玩的是心理战和利益捆绑。
他先是通过各种关系,在国民党海军总司令的眼皮子底下,和林遵搭上了线。然后在镇江金山寺,这个充满禅意的地方,跟林遵进行了一场玄学对话。
他说:“今天我们在金山寺会面,不妨引用一位高僧的箴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
这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林司令,大势已去,服务器马上就要换主了。你是想跟着旧版本一起被删除,还是想在新版本里,保留你的账号,甚至还能分点装备?”
他给林遵算的,是一笔清晰的政治账和人生账。
继续给国民党卖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跟着一起滚去小岛,前途未卜;最差的结果,就是当炮灰,直接沉江喂鱼。
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只要你“回头是岸”,不仅能保全手下兄弟的性命,还能在新政权里获得一席之地,成为“起义功臣”。这投资回报率,简直高到天上去了。
讲白了,这哪是策反,这简直是釜底抽薪的艺术。
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林遵率部起义,我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如履平地。毛主席都盛赞这是“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这个操作的牛逼之处在于,孙克骥用最小的成本,撬动了最大的战略杠杆,直接瘫痪了敌人的一道核心防线。
这就是顶级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区别。普通玩家只会硬碰硬A过去,而顶级玩家,会想办法让对面的水晶自己爆炸。
四
新中国成立后,孙克骥转战公安战线,后来又回到军队做政治工作,一直到离休。
这期间的故事,其实是对他前半生选择的一种呼应和兑现。他早年投资的那个“初创公司”,现在成功上市了,成了行业巨擘。而他作为早期核心员工,自然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他晚年的两个操作,非常有意思,也更能体现他这个人的底层逻辑。
第一,是主持编辑《粟裕军事文选》。他自己也是战将,但他愿意花大量时间,去整理和传承另一位战神的思想。这说明他清楚,个体的功劳再大,也大不过体系的传承。把“攻略”和“心法”留下来,让后来的玩家能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是把毕生收藏的价值千万的名家字画,全部无偿捐给国家。
他对自己孩子说:“这些字画带不走,但也不能留给你们,它属于国家。”
这句话,简直就是他一生投资逻辑的终极体现。
他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把个人的价值,最大程度地融入到一个更宏大的叙事里。年轻时,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投资给了革命。年老时,他把自己积累的物质财富,也还给了这个由他亲手参与创建的系统。
这是一种彻底的清醒和通透。他明白,所有的个人成就,本质上都是时代红利。你吃到了版本更新的福利,就不要妄想把这些福利变成你一个人的私产。
从在舅舅门口放哨的少年,到策反舰队的儒将,再到捐出千万收藏的老人。孙克骥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只不过,有的人被进程推着走,身不由己。
而有的人,从一开始,就看准了进程的方向,然后主动跳上去,成了浪潮本身。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