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超级大国经济真相

admin 2025-10-26 07:00 产品展示 72

一张美国GDP的细目表,告诉我们超级大国经济真相。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根据查询到的数据,2023年,中国生产法GDP为126.258万亿元,支出法GDP为125.865万亿元,收入法GDP为84.714万亿元。可见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出的数值大体相当,这是前提,否则就没有可比性。

中国统计局核算GDP采用的是生产法,美国是支出法。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还是有可比性的。

2024年,美国GDP总额为29.2万亿美元,中国为18.9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私人消费为19.8万亿美元,占比68%;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人民币,占比为36.1%。

中国的消费数据相较于美国是严重缩水的,因为只统计了商品消费和餐饮消费。以2024年为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3.2万亿元,餐饮收入5.57万亿元,合计48.8万亿,占GDP比重为36.1%。美国商品消费支出为62443亿美元,占比为21.4%,餐饮、住宿为14282亿美元,占比为4.89%,两项合计占比为26.3%,与中国相差10个百分点。所以,中国的“消费”和美国的“消费”,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以中国的统计口径为标准,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美国消费占GDP比重远逊于中国?

美国商品消费占比不高,只有21.4%;美国消费的大头是服务消费,占比高达46.55%;而服务消费中的大头,又是居住消费和医疗保健,两项占比高达23.53%。中国老百姓常说的“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和医疗,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何尝又不是压在美国人民头上?

美国居住消费包含房产税。房产税是美国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用于教育、治安等方面的支出。房产税通常占房屋价值的1%到3%之间,具体税率因地区而异。2023年,全美单户家庭房产税总额达3633亿美元,平均每户年缴房产税为4062美元,有效税率为 0.87%。

美国居住消费还包含虚拟房租。虚拟房租是相对于实际房租而言的假设性租金,即自有住房若出租可产生的租金收益。美国2024年的虚拟房租总额达到2.3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比例为8%。而中国是从2023年起,才在部分一二线城市采用市场租金法核算虚拟租金,总额约4万亿元,这也算是跟国际接轨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老百姓买房是算作“私人投资”的。住宅投资11857亿美元,占比为4.06%;非住宅类建筑投资9112亿美元,占比为3.12%。而2024年中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84864亿元,写字楼、商用房等销售额11886亿元。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严冬,非住宅类建筑销售额,远不及美国。

买房算投资,这是国际惯例。联合国1993年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投资定义为资本形成,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如住宅、设备等)和无形资产(如矿藏勘探权)。美国GDP的细目表,涉及“私人投资”部分,包括住宅投资、设备投资、知识产权等,是严格按照联合国标准划分的。全球主要国家均遵循这一规则:买房被定义为投资行为,不计入CPI通胀指标。

这几年,国家强调“房住不炒”,有的专家就建议把买房定义为消费。投资和消费是有本质区别的,重新定义一定要慎重。前些年房价非理性上涨,国家强调“房住不炒”是完全正确的,但专家的解读似乎出了问题。

“房住”,强调了房子的居住属性。房子有ABCD四个属性,最重要的是A,强调一下确有必要。但专家却说,除了A,BCD都不存在了。打个比方,茶杯是用来喝茶的,这是它的实用价值,但茶杯还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收藏价值等。工艺品的茶杯有审美价值,朋友送的茶杯有情感价值,古董级的茶杯有收藏价值。你一句话“茶杯是用来喝茶的,要回归它的喝茶属性”,就把BCD全部否定了,合理不?

“不炒”,反对的应该是投机,而非投资。投机和投资也是有本质区别的。投资是基于资产内在价值的长期持有行为,追求稳定回报,本质是价值创造过程;投机则是利用市场短期波动进行快速交易,谋求暴利,本质是零和博弈。投机倒把,哄抬物价,在任何时期都是被打击的对象;而投资,却是被鼓励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专家却说,以后买房和买车一样,都是消费了。这就违背国际惯例了。

西方哲学家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的唯心论,同时把他的辩证法也一并抛弃了。马克思因此说费尔巴哈像一个糊涂的老太婆,给婴孩洗澡后,把婴孩和脏水一块泼到门外去了。

美国的“私人消费”中,有一项“金融保险”,占比高达5.34%。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金融消费”四个字。2024年7月,国家金管局、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将散户股民、基民等投资者纳入金融消费者范畴,造成部分股民、基民误解。根据国际惯例,买股票、基金属于投资行为,买进卖出是权属买卖,属于虚拟经济,不纳入GDP统计。不纳入GDP统计,当然也就不算是消费了。否则,金融保险15572亿美元,哪够啊?纳斯达克数据显示,美股散户投资者在2025年上半年交易总额即达到6.6万亿美元。

美国GDP的构成共分四大项: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消费投资、净出口。净出口很好理解,就是贸易顺差。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美国相反,贸易逆差9088亿美元。这就是特朗普政府三番五次跟中国乃至全世界打贸易战的根本原因。

政府消费投资,就是政府支出。美国政府支出接近5万亿美元,占比为17.1%。那中国政府支出是多少呢?财政部发布2024年财政收支情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以生产法GDP总量134.91万亿计算,占比为21.1%,比美国高4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许多人将信将疑。GDP究竟增长了没有?其实只需看财政部发布的一组数据就明白了: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737亿元,同比增长3.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4287亿元,同比增长31.7%。政府支出增长了这么多,根据支出法计算的GDP自然就增长了。而支出法和生产法计算出的数据大体相当,所以按生产法计算的GDP增长5.3%就不奇怪了。

从2022年起,全国税收收入连续几年下降。为什么GDP在增长,税收收入反而在下降?2012年3月,时任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历史上也出现过财政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就是通货紧缩,价格负增长。”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GDP增长与通货紧缩可以同时并存。GDP(按支出法算)由四部分构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这四个部分中只要有一个或多个在增长,GDP就会增长。中国这几年是投资出了问题,投资决定消费,于是通缩形成。但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增长较快,所以GDP增长与通货紧缩同时并存。消费增长其实是表象,是政府支出(国补等)在刺激消费增长。

上一篇:为什么新能源行业开始大量用1.4594P1070不锈钢
下一篇:消费生活产业日报(10.18):五粮液亮相酒业博览会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