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说,看到这个事,我真是有点无语又想不通。你说,25岁的小伙子,拿了170万,直接花在迈巴赫上。不是说这车不值,但你迈巴赫的二手市场其实挺友好的。其实我自己也琢磨过,买新车和二手,除了心情不一样,成本差异也很多。尤其比如这个冷鹤,说自己贷款100万,每月还19000元,差不多一年还22万。你不觉得压力挺大么?尤其是还不算其他的日常开销。
你别以为车子贬值了就亏了啥,其实就算车贬值,其实也不影响他用。真要算回本,让我琢磨琢磨,这车还能跑多少年?按照我粗估(我没有他那么专业,但大致算算),迈巴赫的使用寿命大概在10年以上吧。这哥们跑婚车,3年跑了大概4万公里。感觉还不错,平均每月跑掉1200-1300公里。可是你看得出来,他为啥会选择迈巴赫?贵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怎么用这个车赚钱。
他自己说,婚车每天跑一两次,每次1500元,旺季一个月做26趟。这个少不了要像个跑腿小哥一样,早出晚归。其实我一直觉得,有时候,别看车看起来像豪华品,其实背后折算的成本挺大,是实打实要入账的。如果没有合适的订单,车子空闲下来,就是个负担。
我还翻了下冷鹤发的微博,刚才翻了翻笔记,他还提过,油费和小部件维护,差不多每月加2500块。其实这个数字也算合理了。别一开始就以赚了20万来想,这个利润是自己多跑了多少次订单的结果。
这也让我想起,我朋友。修理工说,"你要是跑婚车,除了油费,保险和折旧也在里面。"他还补充:开一辆迈巴赫,每年保养可能得个3万起,不然电子系统抛锚,修起来太贵。这话我没多想,实际上成本还真不低。
假设他每月净赚2万元,也要算算税和日常开销。实际能剩下的钱,也许只有1万多点。反过头来看,那车的压榨能力真挺强的。但我会想,他能持续用这个方式赚钱多久?毕竟,婚礼旺季也只占一年吧?
顺便说一句,买二手搞不好还划算。低价入手,少花点钱。你说,是不是?
但我知道,很多人看了就觉得,不甜。买新车买到心理满足,才有那种仪式感。有点贵族情节?我猜十有八九。
回到冷鹤的选择,他贷款每月还19000,难道没考虑过风险吗?像我,临时扔个备用金,大概也就存了个十几万。换句话说,银行的钱其实是冲厕所的水,如果突然没订单,压力就大了。
我在想,他又没考虑到未来几年,车贬值还能不能抵得上他这次投资?这个亏或赚,其实还得看他怎么把这辆迈巴赫变成跑单的机器。
跑婚车除了赚钱,还意味着节奏很快。有人说,跑多了会疲惫。其实我觉得还不够体会那些细节。婚庆的订单,有时候临时变更很常见。有份单子提前几天没消息,突然有个细节要改变,心一下子就悬起来。
而我刚才翻了一下他的朋友圈照片,朋友评论码字,他的照片下居然有人留言:车不要太花哨,要不新鲜感掉光。这句话我挺有意思。毕竟,豪车在婚车市场是个重资产标志,不可避免会被人用眼睛丈量。开这个价格的车,身边朋友一看,是不是找派头的?但你也知道,心里微微一笑。毕竟,谁都知道这个市场有表象与实操的区别。
你是不是也好奇,他最终能不能算出这一套的回本周期?我估算,假设他每月净赚2万,扣掉月供19000,几乎剩不了钱。那他买这个车到底算不算划得来?我倒觉得,他的卷还是挺高的。
或者他觉得,既然能赚,还怕亏?这就像你又找了个兼职,最大的动力在于满足感,而不是钱。而这,可能就是很多年轻人冒险的心理吧。
其实我一直觉得,买车不光是为了面子或炫耀,还是一种投资。别搞错了,投资不一定就是赚钱。尤其在这个行业里,你知道的,汽车市场的变数太多太快。谁能保证这辆迈巴赫三年后还能值个170万?(这段先按下不表)
还记得我跟朋友聊天,他说:你看,新车贬值快,不如二手好。我当时没回应,因为我在想,二手车带来的隐患不少,比如维修、保值啥的。但细一想,也没错。就算你新车买回来,半年后也可能掉个20%。这个价格我估算的比较保守,但也是行业的现状。
关于这个花170万买迈巴赫的小伙子,我还在琢磨是不是有点燥。买车的人,都有点拼了的味道。他既然能想到靠跑婚车赚钱,也算折腾出点名气。但我觉得,这样的花费和收益比,其实挺刺激。
你会不会也想问,未来几年,他还能这样持续赚?还是说,他其实没算明白,汽车只是个工具,真正能赚钱的还是管理和战术?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希望未来我还能继续看到他用迈巴赫跑得更顺些,(别跑错调了!)出现的那些意外,倒也让人觉得,人生还是挺有趣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