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头10年滑铁卢,业绩高增却为何横盘无波?

admin 2025-11-20 22:29 新闻动态 170

最近研究A股行情,发现有8家中字头公司表现让人难以理解过去10年股价跌了90%,但业绩却在持续增长,资金却始终不愿意买单。不少投资者纳闷“这些公司背靠‘国家队’,怎么会跌得这么惨?业绩好了为什么还是没人要?”下面用通俗易懂的说法,结合2024年市场实际情况,聊聊背后的原因,只谈实在的逻辑,不玩复杂术语。

首先要搞清楚两个前提一,“躺平10年、股价跌90%”只是发生在8家传统行业的中字头企业,主要集中在基建、重化工、老制造等领域;二,“业绩暴涨”指营收或净利润的绝对数增长,背后原因比较特殊,并不是主营业务大爆发。了解这两点,才能看清“业绩涨、股价跌”怪圈的来龙去脉。

先说股价暴跌的原因。很多人认为中字头有“国家背景”,股价不会太惨,但实际这8家公司之所以持续下跌,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行业进入“下坡路”,没了未来想象空间。十年前这些行业还在高速扩张,比如基建靠大规模修桥铺路拉动需求,重化工也在扩产。但现在行业需求趋于饱和,政策限制明显。拿基建举例,2024年投资增速只剩下3%左右,远低于十年前的20%。行业整体不增长,公司就没有“能继续赚更多钱”的预期,股价也自然没有支撑。

比如某中字头基建公司,2014年还能拿百万级项目,营收增长15%,到2024年只剩下1.2%的增速,基本原地踏步。这家公司股价也从10元跌到1元,正好跌去90%。这就是行业走弱股价随之下滑的典型案例。

第二,股本扩张导致收益摊薄。中字头企业体量大,为扩充营收,过去十年通过不断增发股票融资,导致总股本大幅增加。营收和净利润虽然绝对数增长了,但每股收益却没涨,甚至还下降,股价自然也跟着下去了。

例如某中字头重化工企业,2014年总股本是50亿股,2024年经过几轮增发,变成了500亿股。净利润从10亿涨到30亿,每股收益反而从0.2元跌到0.06元,跌了70%。股价跟着每股收益走,每股收益越低,股价越难有起色。

第三,市场风格转变,资金青睐新兴行业。十年前,A股喜欢炒大盘股、周期股,中字头是资金宠儿。但这几年,资金都涌向了新能源、AI、半导体这些成长性强的板块。2024年,新能源和AI板块资金流入占比超40%,而传统中字头板块不到5%。没资金关注,股价自然没人接盘。

举个例子,某中字头公司2024年发布“净利润同比增长30%”的消息,按理说是利好,但当天股价还是跌了,因为AI板块大涨,资金全部涌向新热点了。资金“用脚投票”,旧行业被冷落也就不奇怪了。

再看“业绩暴涨却没人买”的矛盾。很多人看到业绩大涨,以为公司就变好了,但资金却并不认可,这里面还是有道道

第一,业绩暴涨大多是“虚胖”,不是“真强”。这8家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靠卖资产、政策补贴,比如卖子公司房产、土地,或拿到政府补贴,主营业务利润反而没增长。有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幅50%,但40%都来自卖楼卖地,核心业务收益还在下降。资金只认主营业务的真实增长,“扣非净利润”才是硬指标。

2024年数据显示,这8家公司中有6家的扣非净利润增速低于5%,还有2家直接下降。表面数据再好,资金只看长期可持续的那部分,这股热闹他们不买账。

第二,业绩质量不高,赚的钱多是“账面数字”。中字头企业多做对公业务,回款慢,应收账款堆得高,净利润账面增加但实际收回的钱有限。2024年这8家公司的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比净利润低30%,说明大部分利润只是“账面数字”,还没到手。资金投资讲究真金白银,这种“低质量增长”自然没人敢买。

第三,公司机构持股少,缺乏资金带头。A股股价想涨,机构资金进场很关键。但这8家中字头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不到3%,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这些公司股本大、股价低,成交量小,机构进退都不方便,流动性差也是机构避开的重要原因。

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业绩暴涨不等于股价一定会上涨。股价短期看资金炒作,长期看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比如有公司靠卖资产业绩暴涨,很快就会断崖式回落,而像新能源、AI板块,虽然增长没那么快,但市场认为它未来还有持续增长空间,愿意给高估值,股价自然能涨。

比如2024年某中字头公司净利润增长40%(主要卖资产),股价反而跌了5%;某新能源公司净利润增长20%(主营业务拉动),股价却涨了30%。资金更看重的是可持续增长,不会为一次性业绩买单。

说回“未来机会”,这些中字头公司并非没有可能翻身,关键是能否顺利转型。2024年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等新领域,比如某基建公司开始投资光伏电站和风电基站,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升至20%,同比增长50%,股价也有明显回升。但转型难度很大,体量大、传统业务负担重,加上内部机制限制,反应慢,需要时间和资金,一般公司难以短期实现转型升级。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面对这类“业绩暴涨、股价下跌”的中字头公司,千万不能只看业绩增长,还要问三个问题1. 业绩增长靠主营业务还是卖资产、靠补贴?2. 行业未来还有增长空间吗?3. 公司有明确的转型计划及实际行动吗?如果答案都是“否”,即使股价大跌,也不能轻易抄底;如果答案有“是”,可以关注,但也要考虑转型失败的风险。

比如2024年某中字头公司新能源转型推进,主营业务和现金流表现都不错,这种公司值得持续观察;反之如果只是卖资产、行业趋势下行,哪怕股价再低也可能继续下跌,千万别只相信“跌多了就该涨”的想法。

最后,想和大家交流下你曾买过中字头股票吗?有没有遇到过“业绩涨,股价跌”的情况?如果现在碰到“跌了90%但业绩暴涨”的中字头,你会抄底还是继续观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大家一起学习避开投资误区。

上一篇:一份减持名单曝光!74家A股公司在列,医疗、半导体行业成“震中”
下一篇:宁波镇海电商园区注册公司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