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请点个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开主页查看
印度已让所有国家失望,中国果断“另起炉灶”,莫迪自己掂量着办
6月19日的这场三边副外长级会谈,看似平淡的程序性磋商,三个国家用两个半小时敲定新区域合作框架时,距离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停摆已经过去八个年头,这恰好是传统风水学说中"劫运"轮回的周期数。
早在1985年诞生的SAARC如同一个被诅咒的婚约,八国成员表面握手,桌下交缠的却是印度河与恒河的水权之争、克什米尔高原的枪声、横跨三国的走私网络。
2016年印控克什米尔的军事基地袭击事件,彻底撕碎了最后一层礼貌性面纱。
印度以断水威胁施压巴基斯坦的戏剧性场面,在2024年4月重演,恒河平原的水闸成为悬在南亚大陆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新区域机制,开局就显示出与前任完全不同的特质。
首倡国名单里赫然立着中国的身影,这个细节令观察家们想起昆明机场跑道上频繁起降的运-20运输机,在第三次中巴联合空中演习结束后两周,同一座城市就开始操盘重塑南亚秩序。
但孟加拉国作为传统亲印国家的加盟,暴露出更多耐人寻味的算计:达卡方面反复强调的"水利资源公平分配"诉求,在与印巴两国水权争端形成微妙共振。
印度的反应如同预期般冷淡,不过新德里官僚系统显然低估了这个机制的韧性。
当SAARC在政治对抗中窒息时,替代方案BIMSTEC在二十年间仅召开四次峰会的尴尬成绩,暴露出印度主导地区事务的力不从心。
中国选择将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合作样板,近五年已向巴基斯坦电网输入4800兆瓦清洁能源,这种把经济收益前置的路径设计,让今年雨季袭击孟加拉的洪灾成为新机制的试金石三国应急物资调配效率相较时代提升73%。
阿富汗临时政府代表的座位意外出现在观察员名单里,尽管塔利班政权仍未获得普遍承认。
这个曾在2016年加入抵制阵营的国家,如今顶着国际制裁向东方寻找出路。
喀布尔街头的商人开始谈论连接白沙瓦与喀布尔的高速公路计划,而伊斯兰堡的外交官私下透露,边境口岸的关税协议草案已递交给所有潜在成员国。
区域内贸易占比5.6%的数字投射在昆明会场的电子屏上,这个统计自前时代就停滞的经济指标,此刻被三个高铁通车里程合计超3.5万公里的国家反复审视。
孟加拉国吉大港的起重机正在卸下来自重庆的机械设备,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输油管道直通中国西部,这些被印媒称为"珍珠链"的基建网络,正以经济逻辑重构南亚的地缘血管。
印度防长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的独自离场,与伊斯兰堡街头庆祝空军战果的烟花,在时间线上构成讽刺性的呼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