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升级,租赁圈变动多,债券创新动作频

admin 2025-10-09 09:48 意昂体育介绍 105

要说最近这一波金融监管的动作,还真是让人嗅到了一股“变天”的味道。

乍一看,金融监管总局把金融租赁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啥的都划进了消保监管评价范围。

听上去像是官方例行公事,又修订什么《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流程严丝合缝,没啥大新闻。

但稍微停下来想一想,感觉整个局面正在悄悄往前推。

监管这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开始细致到每个角落—金融租赁、养老保险这些过去在大众眼里有点边缘甚至小众的业务,现在也得接受消费者权益“随身监控”,分分钟都可能被一只无形的“行为记录仪”盯上。

说到底,新规落地的逻辑挺直白:钱这东西,进了任何口袋都要让人放心,用起服务来也要有保障。

如果金融租赁公司借着“创新”名义乱搞一通,万一消费者权益没有兜底措施,那不是一出“租了个坑”的烦心事?

养老保险更不用说了,谁的钱不是攒了大半辈子才交的,哪能让人随随便便被糊弄?

本来业界的监管重点还都聚在银行、保险这些传统机构,结果现在连租赁公司、养老保险也列在清单上,着实是让一批金融边界上的小伙伴有点心跳加速。

监管是越来越像“贴身保镖”了,这是真心“全面覆盖”不是喊口号。

对消费者来说,保护权益这种事当然是好事,毕竟谁都不想成为“被收割”的下一个。

看到监管总局发的通告,说清楚:只要你是在境内合规设立的金融机构,哪怕你做的是融资租赁、搞的是专属养老保险通道,统统都要纳入消费权益评价。

说白了,从今天起,谁也不能再靠业务类型“躲猫猫”。

有点意思的是,这种保护范围的扩大,恰好回应了前阵子社会上“某某租赁爆雷”“某某养老金承诺打水漂”的热点事件,反倒让人觉得“监管升级”其实没那么冷冰冰。

但风险和现实,在金融行业里从来都不会消失。

这一周里,要说最热的消息,还得数融资租赁圈的暗涌和动向,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你看招商局融资租赁,最近董总来了一波“人事大甩锅”——江向阳从基金公司空降过来,张东要升董总。

这人来人往,档案里的名字一换,背后其实拼的是“布局”和“风向”。

外界都在等着看,董事长变了之后,招商局租赁会不会有啥新动作。

业内的小伙伴们都知道,领导层变化,其实往往是战略升级和业务切换的前兆。

谁也不敢保证下半年会不会突然冒出几个“小而美”创新项目,或者租赁业务突然切换风格,毕竟风,已经有点变了。

资本市场的话题也没消停。

比如中航租赁21亿ABS项目,被上交所直接按下终止键,那21个小目标,不知道是谁的“梦碎一地”。

你品品,ABS这种玩意原本是行业“融资利器”,突然被叫停,是不是意味着监管审查紧了?

也许接下来,租赁圈子的“花式融资”会慢慢收敛,什么“没事找事、能发就发”的时代可能快告一段落。

说到官方数据,这几天惠誉的报告也出来了。

人家说得挺直白:未来两年,中国租赁业大概率不会太折腾,会稳着点涨。

主要靠大的公司来带节奏。

这话道理虽然朴素,但其实把压力甩回了小公司和行业边陲地带,谁能在规范里混得下去就留下,搞不定就自生自灭。

青岛那边的动作也是跟风,金融局大力搞“减量提质”,删掉杂牌军,扶优做特色,行业“清盘”感觉也不远了。

以后要在青岛混,没点能耐真是连租都租不到好的项目。

各地的融资租赁,最近可是一堆喜报。

华夏金租法院赢了,启迪环境被判还了接近6000万加利息,租赁物优先权和所有权都给确认了。

看到这新闻,难免让人心里嘀咕:签合同的时候怎么这么爽快?

等真翻脸,租金加违约金,律师费全都算账,看起来一分都少不了。

这也侧面说明,行业合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谁再敢“糊弄事”,可有得哭。

国银金租这周也没闲着,发了行业首单区块链簿记金融债,20亿,三年期,利率低得像白开水—1.9%。

平安租赁也跟着发了11亿公司债,细分品种不同,但都在比低利率和融资门槛。

企业在做创新,也在拼谁能把利息压到最低。

有的人甚至说,现在发债成本比买菜还便宜,当然这是调侃,但数据就摆那儿。

中海油租赁玩绿色票据,12亿,两年,利率还是1.99%。

绿色金融正当时,票据应运而生。

国网租赁这边发行10亿短融,期限仅273天,基本“快进快出”,利率1.77%,像“存零钱”一样的短期操作。

普华租赁那波星河8期ABS,11.1亿优先A1只要1.88%,公司还称自己发行成本创新低。

你不说金融市场卷,现在连债券的票面利率都在卷,谁家能把钱借得最便宜,就是赢家。

蜀道租赁也是化身西部金融“卷王”,发行5亿元ABS,全场认购倍数3.02倍,综合利率1.89%,创省属企业优先级加权利率新低。

无锡联投租赁则玩出了新花样,发行了全国首单“100%数据资产质押债权类ABS”,利率1.85%,又把全国数据资产证券化的记录给刷了。

武汉融资租赁也不甘示弱,知识产权证券化做得风生水起,3期产品1.2亿元,利率2.43%,主打“金融+科技”精准对接。

这不光是租赁业务的创新,实际上也是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抱团取暖的典型案例。

绿色变革这趟车谁都抢着上。

华宝租赁绿色定向资产支持票据,8.95亿到手;

盐城国盛租赁专门发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5亿,票面利率2.65%;

绿色经济、中小企业扶持、科技创新,现在都成了各地租赁公司的热门标配。

你要是还在玩传统套路,分分钟被淘汰出局。

建信航运航空“国际范”,发了8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绿色浮息债券,算是扬眉吐气走出国门。

北部湾金租ESG银团贷款第二期成功落地,ESG评分通过中诚信评估,金融租赁行业的环保、社会责任现在也成硬杠杆。

行业外的资源整合也在爆发。

国航远洋和深圳租赁签战略合作协议,两家要“诚信、互利、互赢”,资产管理、业务协同全方位搞,好比两个武林高手组队开黑,谁都不想输。

零重力飞机和皖江金租签下150架飞机的采购大单,说白了,就是传统制造业和金融租赁一起闯无人机赛道。

这事要是干成,可能整个低空经济都要竖起大拇指。

电建租赁今年获得ESG评级A+,这ESG到底算啥呢?

其实就像是“绿色经营+社会责任”的体检报告,评级越高越说明你业务做得细心,政策跟得上,圈内口碑也提升了一截。

创新业务层出不穷。

中铁金租做首笔可持续用途应收账款融资,规模3.4亿,专项支持某铁路电气化设备项目。

华融金租首单跨境航空美元融资业务落地,全敞口信用贷款、期限精准匹配。

这种创新玩法,说是金融租赁跨界突破的一小步,也不夸张。

浙江空港租赁也没闲着,搞首单大型无人机融资,地点选在越城区,这里可是低空经济示范区,项目直接拉金融和区域经济入局,教科书般的“赋能”。

你要说金融租赁是老家伙干老业务?

错了,浙港租赁这波操作,直接全国首单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船舶租赁出口贸易融资也落地了;

周口钢铁跟一重租赁合作又来1亿项目,融资期限最多三年,老牌行业焕发青春,金融科技是真给力。

成都工投租赁则投了1.5亿元给某造纸企业,重点升级绿色节能和智能改造,传统制造业都要被“绿色智能”改写新历史。

再回头品一下监管政策和行业风向,这一系列动作看下来,不得不感叹:

新政策不是一棍子敲死所有“小毛病”,而是更像“陪练”,监督企业守规矩,也倒逼行业出创新。

你看,ABS叫停的项目和创新发行的债券其实是一体两面,市场在试探底线,监管在调整尺度。

行业的“大趋势”就藏在这些点滴之间。

有人觉得风紧了,市场不好混了。

但换个角度想,这恰恰是逼着大家不做“躺平侠”——有钱要认真花,业务要老老实实做,创新也得有章法。

那种“随便发债、乱签合同、坑客户收割韭菜”的时代说不定就此散场。

租赁和保险业务,彻底告别了“野生生长”,进入了“规范混战”新世界。

说到底,监管升级并不是坏事。

它是社会对金融行业每一个角落的“信任续约”。

谁做得好、谁能负责、谁能创新,谁就能留下来继续玩——而不是只靠投机和侥幸。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这一波“全覆盖消保评价”无疑是定心丸。

谁也不想自己成了下一个“维权主角”。

而行业从业者,不妨认清大势,早做布局,别等到临头才慌乱。

至于那些还在观望、试水、或者只想打一枪就撤的人,可能就要被淘汰了。

整篇读下来,想问问大家:

你觉得金融租赁和相关创新在监管升级之后,会迎来真正的“春天”,还是步步为营“只剩风声”呢?

你更看好谁?

欢迎留言,畅聊你的观点!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上一篇:券商板块异动!连续20日吸金25亿,为何业绩暴增股价却趴窝?背后暗藏两大争议
下一篇:约会仪式感全攻略:5个细节让女生心动值飙升300%!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