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什么是A股“卖铲人”公司?一文梳理11个领域核心“卖铲人”公司!

admin 2025-10-09 19:24 意昂体育介绍 66

什么是“卖铲子公司”?有个故事不讲了,伙伴们自行百度吧。说几个常识的例子,要自驾游,车就是“铲子”,没它没法自驾。要写做业,本子就是“铲子”,没有本子作业写在哪?要围炉煮茶,炉就是“铲子”,没炉没法围,也无法煮。总之,“铲子”就是在做某件事儿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东西,没这把“铲子”,这件事儿就无从谈起。

说到A股,比如芯片设计,就必须要有芯片设计软件,也就是“EDA”,没EDA,再高明的算法、设计也无法落地。比如固态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就必须得有制造设备,没有设备,电池就无法生产。比如消费电子,要生产手机、电脑、移动设备,就得有对应的模具,模具就是“铲子”…

各行各业都有“卖铲子”的公司,这些公司位居产业链上游,这些“卖铲子”的公司利润就极其稳定。这些公司的产品具有“必需”特性,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受中下游企业经营业绩影响,只要宏观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他们就有持续发展潜力。同时,他们的成本、业务更容易管控,市场开始转向时,他们也容易调头。

本文重点梳理了A股上市公司中数家“卖铲子”公司,供伙伴们投资参考。全文约6813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左右,深度好文,强烈建议大家先收藏,再择时、分段阅读。

先导智能(300450.SZ)是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商业模式与“卖铲子公司”高度契合,即通过为新能源产业链(尤其是电池制造)提供核心设备和技术服务,而自已本身不直接参与终端市场竞争。

先导智能是全球唯一能提供固态电池全流程设备(从电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厂商,技术壁垒较高。尤其是它的高速叠片机全球市占率超60%,精度达±0.5μm,领先全行业2-3年。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布局干法电极、激光烧结等颠覆性技术领域,同时适配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池路线。

先导智能绑定头部电池厂,规避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深度绑定宁德时代,2025年定增后宁德时代持股7.1%,形成战略协同。海外客户包括特斯拉、LG新能源、Northvolt等。

先导智能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和研发投入,2025年在手订单200亿元,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占比大幅提升,宁德时代85亿订单锁定其未来需求和业绩。同时提供“交钥匙”解决方案,缩短客户产线建设周期,增强议价权。

综上,先导智能完全符合“卖铲子公司”的核心特征:技术垄断性、客户依赖性、订单前置性。其商业模式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具备高确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概伦电子(688206.SH)作为国内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头部企业,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公司”高度契合,即通过为半导体产业链提供核心工具(EDA软件),而非直接参与芯片设计或制造竞争。

技术壁垒方面,概伦电子卡位半导体“工业软件”核心环节。通过并购Magwel(HBM静电防护分析工具ESDi™)、Entasys(SoC设计EDA)等企业,概伦电子已形成全覆盖“设计-验证-制造”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技术上对标国际三巨头(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概伦电子的3nm工艺仿真工具NanoSpice Pro X已通过三星、台积电认证,在器件建模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概伦电子绑定头部晶圆厂与设计公司。全球前十大代工厂中有九家采用其工具,包括台积电、三星等。思尔芯(数字验证领域)的客户资源(如11家全球前25大半导体企业)与概伦电子形成潜在协同。

盈利模式方面主要以授权业务为主:2025年H1营收2.18亿元,EDA授权业务占比超60%,毛利率达80%以上。同时订单具备前置性,2025年新签订单持续增长,Q2单季度净利润扭亏至4467万元,反映需求刚性。

综上,概伦电子具备典型的“卖铲子公司”特征:技术卡位关键环节、客户依赖头部企业、盈利模式高毛利,其通过并购快速补全技术短板。

北方华创(002371.SZ)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公司”高度契合—即通过为芯片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如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而非直接参与芯片设计或代工竞争。

北方华创卡位半导体制造核心环节。是国内唯一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热处理、清洗等半导体前道核心工艺的平台型设备商,技术对标国际巨头应用材料(AMAT)。其28nm制程设备已全面量产,14nm设备进入验证阶段,ICP刻蚀机市占率突破20%。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40%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绑定头部晶圆厂与全球化布局。国内垄断性合作,客户涵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等国内所有主流晶圆厂。北方华创的12英寸氮化硅刻蚀机进入英特尔工厂,并为英伟达AI服务器提供设备,验证其技术国际竞争力。其刻蚀机订单已排至2026年,薄膜设备订单排至2027年,需求刚性较好。

财务方面,北方华创2015-2024年营收从12.2亿飙升至298.38亿,年复合增长率42.6%,远超行业均值。2024年净利润56亿元,首次超过中芯国际,凸显其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虽不及EDA公司华大九天,但毛利率仍显著高于芯片代工企业。

北方华创是国产替代的核心受益者。在热处理、去胶设备领域国产化率超70%,成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首选供应商。 2025年斥资31亿控股芯源微,补全涂胶显影设备能力,强化平台化布局。 2024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2300亿规模中,北方华创独占13%份额,刻蚀设备收入超82亿,压过中微公司。

综上,北方华创完全符合“卖铲子公司”的核心特征:技术卡位关键工艺、客户绑定头部晶圆厂、盈利模式高增长高毛利。其通过国产替代浪潮实现爆发式增长。

快克智能(603203.SH)作为国内电子装联设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公司”部分契合,即通过为下游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如精密焊接、AOI检测设备等),而非直接参与终端产品竞争。

快克智能在细分领域具有专业化优势。在精密焊接技术方面,在PCBA柔性电子装联领域具备差异化优势,产品包括激光焊接设备、BGA返修设备等,技术门槛较高。通过研发银烧结设备(用于SiC功率芯片封装)和固晶键合设备,切入半导体封装检测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技术人员数量较2020年翻倍,支撑技术迭代。

快克智能为比亚迪、理想等车企提供电控单元智能组装方案,eBooster+EPB底盘电控设备已落地。覆盖苹果产业链、无线耳机等客户,绑定头部电子制造企业。国产替代空间方面,半导体封装设备(如固晶机)收入占比提升。

快克智能是小而美的细分领域龙头。作为国内唯一以精密锡焊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电子装联设备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综上,快克智能部分具备“卖铲子公司”特征。技术卡位细分领域、客户绑定头部企业、盈利模式高毛利,但受限于行业周期波动和研发投入压力,其“卖铲子”的稳定性弱于EDA或半导体设备龙头。

中国汽研(601965.SH)作为国内汽车检测与技术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逻辑高度契合,即不直接参与整车制造,但通过提供行业必需的技术服务、检测设备及数据标准,持续受益于汽车产业增长。

中国汽研具有国家级资质,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10余项,在第三方检测认证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业务涵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检测,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83.2%,毛利率38.6%,远超整车制造企业。

2022-2024年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净利率超21.5%,显著高于特斯拉、比亚迪等整车厂(净利率<10%)。 2020-2023年营收/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3.92%,2024年增速达18.12%/18.77%,成长性突出。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检测需求激增,公司构建了氢能测试装备、智能驾驶测评体系等新增长点。公司持有25亿元金融资产及11亿元土地房产,潜在资产盘活可能成为估值催化剂。

综上,中国汽研是典型的“铲子型”企业。中国汽研凭借技术垄断性、高盈利模式及政策红利,完美符合“卖铲子”公司的核心特征。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当前业绩,更在于汽车产业变革中持续扩大的服务需求。

“卖铲子”公司通常指为高增长行业提供核心零部件或服务,自身不直接参与终端竞争,但能持续受益于行业扩张的企业。绿的谐波(688017.SH)作为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其商业模式与这一特征高度契合。

绿的谐波是国产替代先锋,是国内唯一实现谐波减速器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打破日本哈默纳科(Harmonic Drive)的垄断。其产品性能接近国际水平,但成本低30%-50%,交货周期更短。同时,公司拥有121项国内专利和6项境外专利,构建了自主齿形设计理论体系,技术护城河显著。

谐波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元,国内12亿元。绿的谐波受益于“机器换人”趋势及国产替代(目前国产化率不足30%)。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公司布局行星滚柱丝杠等新产品,有望打开千亿级市场。

综上,绿的谐波在技术垄断性和行业卡位上具备“卖铲子”公司的核心特征。若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或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有望获高增长。

工业富联(601138.SH)作为全球电子制造服务(EMS)龙头,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公司特征高度契合。

工业富联被视为AI算力时代的“铲子供应商”。它是英伟达AI服务器核心代工厂,2025年AI服务器营收占比突破40%,全球市占率约30%,直接受益于全球AI算力军备竞赛。从芯片封装、主板设计到整机组装,提供“一站式”硬件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2025年云计算业务营收达3193.77亿元(同比+64.37%)。

营收与利润高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38.61%),净利率提升至3.36%。毛利率6.60%(同比-0.13%),但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利润增速超营收增速,体现“薄利多销”的制造业逻辑。

工业富联通过“灯塔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效率提升30%以上,技术输出能力成为差异化优势。同时为高功耗AI服务器提供液冷机柜解决方案,2025年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200%,技术适配性强化客户粘性。

综上,工业富联在AI算力产业链中具备“卖铲子”公司的核心特征(技术卡位、规模优势、高增长行业绑定),是典型的“卖铲子”公司。但其低毛利模式依赖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若全球AI资本开支保持高增速,公司有望维持增长。

天孚通信(300394.SZ)作为CPO(共封装光学)产业链上游核心器件供应商,其商业模式与“卖铲子”逻辑高度契合,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天孚通通在上游核心器件领域具备垄断性。天孚通信主营光引擎、FAU无源器件等产品,是800G/1.6T光模块的“心脏部件”供应商,直接向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龙头供货,而非终端客户(如英伟达、谷歌)。这种定位使其避开下游价格战,仅需满足光模块厂商的增量需求即可稳定获利。

光引擎等产品需通过客户6-12个月的可靠性验证,形成天然护城河。82%产品为订单驱动,存货周转天数仅48天,显著优于行业均值。在研项目包括单波200G光发射器件、1.6T硅光模块高功率光引擎等,持续匹配CPO技术升级需求。

财务表现方面体现了抗周期性与高盈利性的特征。2025年H1业绩:营收24.56亿元(同比+57.84%),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37.46%),毛利率提升至52.7%。当光模块厂商降价30%时,天孚的光引擎价格保持稳定,验证其议价能力。

AI算力军备竞赛的确定性受益者。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高速光器件需求,2025年AI算力投资加速,天孚作为“卖铲人”直接受益。国金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36%,PE估值52倍(2025年)。

综上,天孚通信凭借上游垄断性、技术壁垒及抗周期财务表现,完美符合“卖铲子”公司特征。其商业模式在AI算力爆发周期中具备长期确定性。

芯原股份作为国内第一、全球第八大半导体IP供应商,深耕IP授权及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公司拥有6大处理器IP及1600多项数模混合IP,具备从5nm到250nm的全工艺能力。

其“卖铲人”角色体现在中立地位—不设计终端产品,避免与客户竞争。随着制程升级推高设计成本(5nm芯片设计成本达4.26亿美元)以及单芯片集成IP数量增加,外采芯片设计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芯原股份在手订单环比增长23%至30亿元,其中90%为定制业务,显示出在国产ASIC浪潮下的强劲需求。

埃斯顿作为工业机器人龙头,在智能制造领域扮演“卖铲人”角色。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收入同比大增26.54%,占总营收比重达82.09%。

其优势来自全产业链自主可控(“All Made By Estun”战略),从核心部件到机器人本体再到智能制造系统,自主化布局大幅降低成本,并使公司能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

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中国市场首位,市场份额提升至10.5%。

捷佳伟创是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供应商,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在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之际,光伏设备厂商受影响相对较小。

技术迭代加速是光伏设备厂商的机遇。随着TOPCon、HJT和BC电池等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光伏制造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设备,这使得设备厂商持续受益。

各行各业掀起智能制造、AI算力与新能源的“淘金热”,那些为产业链提供底层工具、材料或服务的“卖铲人”正静悄悄地收获确定性增长。在商业世界,“卖铲人”比喻那些向淘金者提供必需工具或服务的企业。它们不直接参与最终产品的竞争,而是通过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获得稳定收益。

在A股市场,从半导体IP授权到光伏设备,从工业机器人到玻璃纤维材料,一批“卖铲人”公司凭借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产业链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

“卖铲人”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行业周期性波动,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以光伏行业为例,2024年光伏二线厂商普遍陷入亏损。而设备厂商捷佳伟创却实现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

这种差异源于产业链位置的不同。光伏组件厂商直接面对终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通过价格战竞争。而设备厂商位于上游,无论下游谁盈利,扩产都需要购买设备。

“卖铲人”模式的精髓在于:你的客户需求是刚性的,无论他们最终是否挖到金子,他们都需要铲子。在AI算力领域,这一逻辑同样成立。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GPU,但中小企业往往无力自建算力基础设施,于是算力租赁企业应运而生。

成功的“卖铲人”公司通常具备以下特点:技术壁垒是关键。芯原股份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54%,埃斯顿研发强度持续保持在10%左右,累计拥有授权专利597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长海股份聚焦于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这一细分领域,在AI算力基建、海上风电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三大赛道占据优势。构建生态系统。在算力领域,英伟达的CUDA软件生态构成其核心壁垒。国内企业如沐曦测试的MXC500系列GPU兼容CUDA生态,海光信息协处理器DCU兼容“类CUDA”环境。

“卖铲人”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随着光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设备企业的回款风险凸显,一些设备商甚至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催收货款。“卖铲人”的业绩往往滞后于主产业链半年到一年。当行业下行时,“卖铲人”不可能独善其身。此外,过度依赖大客户也是风险所在。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的“淘金热”还将不断涌现。在AI算力、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黄金赛道,那些提供核心部件、关键材料或基础服务的“卖铲人”公司,将继续凭借其不可替代性,享受多赛道共振带来的增长红利。

对于投资者而言,“卖铲人”公司可能不是最耀眼的“淘金客”,但往往是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它们用一根根“铲子”,编织着中国高端制造的底层红利。

#A股卖铲人公司梳理#

上一篇:别再研究龙虎榜了,那不是藏宝图,是顶级游资的“出货通知单”
下一篇:霍夫曼研究院胡汉林最新EEM:PCE25.10%!PTAA界面工程助力高效p-i-n型钙钛矿光伏器件

热点资讯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