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品品有多魔幻。 一个三年亏了快50个亿的公司,现在要去接盘哪吒汽车了。 对,就是那个山子高科。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银亿股份,宁波房地产界的昔日巨头。 在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结束之后,它选择跨界转型。 2021年,银亿股份更名为山子高科,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转型之路并不平坦。 从2021年到2023年,山子高科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它巅峰时期两年的净利润总和。 在2023年,该公司的净资产首次转为负数,资产负债率攀升至104.65%。
与此同时,山子高科自己造车的进展相当缓慢。 直到2024年7月,其自主研发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才正式下线。 这款车尚未在市场上形成任何影响力,更没有产生可观的销量。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8月,山子高科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该公司向哪吒汽车支付了5000万元保证金,成为后者“唯一”的意向投资人。 这个“唯一”的身份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哪吒汽车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这家曾经的新势力黑马在2022年达到年销15.2万辆的峰值后,销量开始持续下滑。 2023年,哪吒汽车全年销量降至12.7万辆,同比下跌16.2%。 进入2024年,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
根据合众汽车(哪吒汽车母公司)公布的财报,2023年公司净亏损达到69亿元。 截至2023年底,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25亿元,相比2022年末的95亿元大幅缩水。
山子高科在接盘方案中提出了一个具体目标:到2027年,帮助哪吒汽车实现年销量20万辆。 这个数字比哪吒汽车历史最高销量还要多出近5万辆。 而山子高科自身至今尚未证明过其汽车销售能力。
这场交易的特殊性在于,两家公司都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压力。 山子高科在2023年年报中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的说明。 该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山子”。
哪吒汽车的困境同样深重。 除了销量下滑和巨额亏损外,该公司的产品结构也存在问题。 其主力车型哪吒V和哪吒U的售价主要集中在10-15万元区间,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比亚迪在2023年推出的海豚、海鸥系列车型,直接冲击了哪吒汽车的市场份额。 2024年第一季度,哪吒汽车的单月销量一度跌破6000辆,较2022年同期下跌超过60%。
山子高科收购哪吒汽车的5000万保证金,对于两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来说都是杯水薪月。 截至2023年底,山子高科的货币资金余额为8.9亿元,但其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总额达到38.6亿元。
在技术储备方面,山子高科主要依靠2016年收购的ARC集团和邦奇集团。 这两家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变速箱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三电系统领域,山子高科并没有展现出明显优势。
哪吒汽车虽然拥有完整的生产资质和两个自有工厂,年产能达到15万辆,但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 2023年,哪吒汽车实际产量仅为6.8万辆,这意味着大量的产能闲置。
这场交易还面临着监管层面的关注。 深交所已向山子高科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收购资金来源、公司是否具备足够履约能力等问题。 在回函中,山子高科承认自身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两家公司的整合难度也显而易见。 山子高科的核心团队主要来自房地产行业,而哪吒汽车的管理层则以汽车行业背景为主。 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如何融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市场对这场交易的反应相当直接。 在收购消息公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ST山子股价累计下跌12.7%。 资本市场用实际的买卖行为,表达了对这笔交易前景的判断。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正在进一步加剧。 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超过80个,平均每天就有1-2款新车发布或上市。 价格战从2023年延续至今,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持续走低。
哪吒汽车在2023年发布的NETA GPT等智能化配置,尚未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其新推出的哪吒S和哪吒GT车型,月销量始终未能突破2000辆。
山子高科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提到,公司计划通过“资产处置、股权融资、债务重组”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 但这些方案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公司目前已被ST的处理状态。
两家亏损企业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商业案例。 一个尚未证明自己造车能力的企业,要去拯救另一个正在失去市场的造车新势力。 这个场景发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的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