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这件事,听起来很刺激,实际上却是割韭菜和被割韭菜之间的一场博弈。老陈告诉你,想要打破“韭菜定律”,光靠持股三千问是不够的,他有一个秘诀:量比。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却像是捕快的脚步声,帮你盯住股市里的“主力犯罪现场”。
什么是量比?简单来说,就是今天的交易热度和过去五天的交易热度比值,用来算现在的市场到底有多疯狂。老陈总说:“主力吸筹、出货,都会留痕迹,量比就是他们动手时的指纹!”但这招有个劣势——它不够直观,大部分股民嫌麻烦,要么压根不看,要么只看一眼就乱用。结果嘛,不是被套牢就是错过飞涨的股票,归根结底,还是没掌握正宗的量比玩法。
老陈手里攒着量比的三板斧,每一招都是他在股市跌跌撞撞十多年的经验精华。
第一板斧,看“低开高走”的股。老陈说,量比突然冲到3以上,股价却低开1%-2%,这时候散户可能被吓跑了,但主力其实在偷偷吸筹。主力可狡猾了,他们不想让散户跟风抢筹,只好使出低开迷惑招,把市场砸懵,然后掏钱把股价拉红。只要开盘后几分钟内股价翻红,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个“有戏”的票,上个月的拓维信息就是这么玩出来的,老陈抓住翻红瞬间冲进去,当天直接赚了9%。他特别强调,“不能只看量比高,要看股价是否配合动作翻红,否则就别进。”有些新手死盯量比,看到高了就买,结果股价干脆低着头不抬,一路砸下去,只能涨点儿肉补亏了。
第二板斧,看高位“低量比”的票。这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实际上可稳了。散户普遍有个误区,觉得量比低就没人管,其实股价要是到了高位,量比低反而是好事。老陈解释,主力把筹码锁死,散户也不卖,股价就在那个档稳稳当当爬升,背后是主力控盘的一招“锁仓稳稳涨”。关键是别弄错位置,量比低的票在高位横盘是控盘,在低位趴着是没人搭理;而且底子得厚实,买卖盘上还得有大单托底,才能算稳。今年8号,中科曙光量比降到0.45,却老老实实在高位横盘三天,他加仓后继续赚得盆满钵满。反面案例就是你盯量比低,却忽略盘口,小单子盯着根本护不住,股价一砸就是跌停,只能拍自己脑门怪“水浅王八多”。
第三板斧,看“持续高量比”的突破股。前期高点,就是散户的心理槛,主力要拉升必须突破这个位置还得带着劲儿——量比得稳稳超过1.8,才能追得踏实;要是量比不足,可能是主力“虚晃一枪”,你跑进去最后变成了抬轿的。老陈本月靠这招靠着中科创达狠狠赚了,数到量比1.9没低于1.8,下手加仓下午封涨停,赚得龙飞凤舞。别小瞧30分钟的稳定期,这是他的止损线,突破后要是股票回调破位,赶紧跑,免得最后壮士断腕。
不过量比这玩意,别单打独斗,还得看大盘脸色。老陈有纪律,大盘跌超2%,啥票都得减仓;大盘涨,就放开胆子干最近的热点。就像上个月28号,大盘崩,票的量比信号全对,但主力也不愿意硬拉,只涨了4%,他按纪律跑了个快,踏实多了。
—读到这里惊不惊喜? 炒股从来不是单纯喊几句发财口号就够了。量比,K线,MACD,看似简单却充满技巧。问题来了:你还会光盯着大红的K线不撒手吗?量比和其他指标,哪个更能帮你盯紧主力的“脚步”?别说我没提醒,评论区等你交流经验,可别让别人的“老陈理论”变成你炒股的“葬尸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