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俄乌冲突已经拖了三年多,俄罗斯起初还想着能快速解决这个事儿,结果没想到,反倒陷入了泥潭。这一情况也给周边国家敲了警钟,尤其是咱们中国在台海那边的事儿。俄罗斯开战时,兵分几路直冲基辅,装备看着挺猛,坦克排成一排,飞机有上千架,可乌克兰却硬是顶住了,还反将一军,把局势逆转了。俄罗斯这边失误主要出在情报上,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北约的援助力量。北约虽然没直接派兵,但不停给乌克兰输送武器、资金和情报,帮他们从弱势变成了反攻的一方。俄罗斯虽然经济规模大,军工底子扎实,本该是碾压对手,但因为后勤跟不上、策略失误,吃了不少苦,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到2025年9月,俄军仍在顿涅茨克地区拉锯战,控制了88%的土地,可乌军一点都不松懈,双方不得不交换尸体和俘虏,战事看没个尽头。
俄罗斯的问题核心在于外部势力的干预没处理好。北约借助乌克兰这个平台,既用冻结资产和制裁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又通过军事援助维持战场平衡。俄罗斯虽然底子厚,经得起折腾,但换成别的小国早早崩盘。中国在台海这块地方,应吸取这个教训,台湾不是主权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联合国和大多数国家都认可这个事实。然而,台湾背后有美国撑腰,美国把台湾当作棋子用,目的就是牵制中国的发展。在台海一旦开战,美国不会直接派兵登陆,而是会模仿乌克兰那套,提供援助和情报,让台湾变成战略桥头堡。这种局势,中国得防着,不能让外部势力随意渗透。
俄罗斯一开始没能迅速切断北约的援助通道,结果让乌克兰打得越发有底气。中国在台海,应该先锁住几个关键点,掌控海峡的航道,安排海军和布设水雷,把台湾和外界的联系搞断。主要盯着宜兰县和鹅銮鼻那一片,从地理位置看,宜兰邻日本冲绳,鹅銮鼻则靠近菲律宾吕宋岛。美国的绝大部分军事设施都在冲绳,海军陆战队驻有1.9万,再加上菲律宾的美军基地,封锁这些区域,就可以阻挡美军进去台海。这样一来,不光能堵住来援的路线,还能让台湾经济压力山大,跟外贸断了,民进党那些人就得焦头烂额。可别光用封锁,还是得考虑到长远,要用措施保证不被打破或被干扰,还得准备好应付外来的干涉。
俄罗斯在这个事上又失算了,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不对称优势。拥有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可没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来,结果让战场形势变得被动。中国方面,在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尤其在近海一带,解放军的空军和海军都占据上风。东风-21D是全球首个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准确度高,直指航母战斗群;东风-26射程达到5000公里,不仅能打击地面目标,还能攻击海上的目标,弹头多为常规,打击非常精准。美航母战斗群一直是个隐患,一旦台海有事,肯定直奔这一块。中国海军现有大约340艘军舰,比美国的294艘还多点,控制住海峡,能堵住外来干预。歼-20和歼-16战斗机都已部署,增强了空战能力和远程打击火力,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武器系统,日常在海峡周边执行任务。
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布置,特别是冲绳和关岛这两块战略核心,变成了另一个必须攻破的要点。东风系列导弹的目标就是精确锁定这些地区,打一波航母、巡洋舰以及相关基地。一些红旗-9地对空导弹已经安在南海的人造岛屿上,不仅如此,还已沿着台海线铺开,增强点防御力。中国的太空和网络技术水平很高,不仅用来搜集情报,定位目标,还能搞定敌方通信,形成信息优势。在乌克兰那边,俄罗斯没能充分发挥不对称武器的潜力,结果北约援助就没断过。中国这边,得学会聪明点,击中美国的两大要害:航母战斗群和亚太地区的 bases。数据显示,48小时内,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据点可能就会遭到严重打击,快到一个不留情面。虽然有萨德、爱国者这类的防空系统,但面对密集的导弹攻击,也难以完全挡住。
俄乌冲突告诉咱们,代理人战争其实是北约常耍的套路。美国把俄罗斯当成最大威胁,欧洲则担心俄罗斯会闯到西欧去。北约借乌克兰不断消耗俄罗斯的力量,而中国呢,也得提防美国在台海的那一套把戏。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可真是个香饽饽,各国都盯着呢,美国打这块牌子几十年,主要是用来牵制中国。中国要统一台湾,岛内大部分人都是心向祖国的,指望不会像乌克兰那样抵抗到底。俄罗斯在乌克兰遇到的激烈抵抗,也不会在台海重演,但外部干涉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得提防美国的盟友会不会出兵帮忙。虽然这种可能不大,但还是要警惕防备。
俄罗斯开战时,普京直接越过高层,给旅级单位发指令,派出了20万军队分成三路,从白俄罗斯、南部和东部进入,目标是攻占基辅,推翻泽连斯基政府,达到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的目的。乌克兰坚决抵抗,几周内让俄军陷入困境。到2022年8月,乌克兰展开反攻,夺回哈尔科夫和赫尔松等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军士气低落,后勤不畅,策略失误,甚至还扬言用核威胁。到了台海问题上,中国要避免情报误差,准备长时间的持久战,但主要还是强调速战速决,盯着美国要害。
到2025年,双方冲突还在持续,俄罗斯主动推动顿涅茨克区域的攻势,但乌克兰坚持把守住了阵地。特朗普一上台就开始推动谈判,2025年2月28日,他和泽连斯基会面,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还转达了普京提出的条件,可惜没能达成协议。普京坚持要实现停火,乌克兰则要求得到安全保证。绍伊古在2024年5月12日辞去了国防部长的职务,转任安全会议秘书,继续操办军工业事宜。冲突的走向还不明朗,关键在于美国的态度,要是他们继续援助乌克兰,北约就会跟进;要是撤出援助,乌克兰自己就扛不住了。至于台海,中国得自己应付,不能指望外部力量帮忙退缩。
提醒一下,俄罗斯的错误在于低估了战争的核心:其实质是实力的比拼加上意志力。俄罗斯的人口有1.44亿,GDP达到1.7万亿,军工生产能力是乌克兰的20倍,坦克库存超过1900辆,战机也有1380架左右。不过,北约的援助让局势变得不那么有利于俄罗斯,平衡逐渐倾斜。中国这边,经济总量巨大,军工实力也很强,海军和空军现代化程度都挺高。在台海局势一旦爆发,第一时间可以直戳美国的航母和基地,打破外部干涉的可能性。东风导弹、海军舰队,加上空军战斗机的组合,确保优势地位。俄罗斯陷入困境,原因在于没能切断援助的源头,所以中国得提前布局,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
台海和俄乌的局势截然不同,俄乌靠陆地接壤,地面部队的作用很大。而台海那边,隔着海峡,主要靠海空军,陆军要等抢滩成功再上阵。中国的反舰实力很强,美军航母根本插不进去。这份智库的报告早就说了,中国海军掌控海峡的情况,要能挡住干预行动。俄罗斯在黑海的舰队遭受了三分之一的损失,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给挤出了塞瓦斯托波尔。中国当然得防范类似的事,但策略更偏向主动进攻。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失误在于低估了对手和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国在台海局势上,应该高度警惕风险,直指美国的核心利益。航母战斗群是美军投放力量的主要手段,而基地提供后勤保障。东风系列导弹专门对付这些目标,射程广,精度高。采取封锁配合打击,确保推进统一。俄罗斯越战越勇,但付出巨大代价。中国要聪明作战,避免陷入泥潭。现实中,台海和平统一是最好的结果,但只有做好战争准备,才能真正维护和平。俄罗斯的教训告诉我们,拖得越久,受损越大。
俄罗斯一开战,受到西方制裁压力挺大,但凭借强大的能源出口能力,硬是熬了过去。中国经济底子厚,供应链完善,台海局势也更有底气应对。美国在乌克兰没直接出手,但面对台海局势,得考虑核武器的风险。中国核武储备名列前茅,核潜艇发展速度也很快。俄罗斯用核威吓稳住了局势,中国也得准备点儿这手牌,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