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服了,这刚刷到周琦这事,手机都快拿不住了,这气还没消呢,怎么就这么会折腾呢。你说一个球员,当年有机会去NBA,结果硬生生给自己走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换谁能不替他着急?
我真是搞不懂,2017年那会儿,火箭队白纸黑字摆出来一个三年合同,首年就给81.5万美元,这数字多清楚啊。他倒好,扭头就走,宁可跑回CBA拿那2000万人民币,说什么怕坐冷板凳没球打,真是把我气笑了。
当年这个事儿,多少人替他扼腕叹息,觉得他眼光太短,就盯着眼前那点钱。结果呢,现在顶薪直接砍到600万,听说2023年还只能签一年360万,这钱一路往下掉,你说他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堵不堵?
你就看人家哈滕施泰因,这才是真的能忍能拼。2021年,为了一个机会,他敢拿7000美元的月薪,住着公寓,就为了能在场上多跑两步,一场比赛硬是拼下12个篮板,被人看到了。
结果呢,人家现在拿到两年1600万美元的大合同,这才是真正的用时间换空间,用努力换未来。这俩人一对比,你说周琦当年是不是真的就差了那么一口气,一点点魄力?
你再看看青岛队对杨瀚森那个操作,800万砸下去,还要收5%的青训费。这摆明了球队要回本,这笔账算得门儿清。
那小杨自己呢,他总得自己盘算清楚,这到底是值不值,是留在国内当“少爷”,还是出去闯闯看更大的世界。这都不是小钱,也不是小事,关系着人家一辈子的职业生涯。
篮协倒是挺会造势,掏出3000万基金,还说NBA双向合同又涨了15%,看着机会是多了不少。但说实话,这风险也一直都在,不是说你去了就一定能站稳脚跟。
反正我的看法就是,你要是想稳稳当当,那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有碗饭吃就行。可你要是心气儿高,就想把身价翻十倍八倍的,那就得咬着牙往外闯,别给自己留退路。
最怕的就是那种两边都想占,又想拿高薪又不想冒险,结果最后两头都落空的,那才叫真扎心呢。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三十岁以后,可就没人再给你重新选择的机会了。
就现在这情况,小杨到底该走还是该留呢?你们谁有高见,赶紧来掰扯掰扯,我也想听听。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